說起來,溥儀也是一個可憐的人,他在三歲時,就被慈禧選進宮當皇帝,三年後,年幼的他又在懵懂中,莫名其妙地成爲了末代皇帝,從此這個稱號永遠地跟隨着他。

要知道,此時的溥儀還只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他既不知自己的責任,也不知這一切意味着什麼,他在意的或許只是自己能否回家。可惜溥儀注定要失望了,此後,他的一生都處於顛沛流離之中,難以再有平淡的生活。

從溥儀登基到清朝覆滅,不過只有三年時間,年僅六歲就莫名其妙地成了末代皇帝,爲清朝覆滅背了黑鍋。其實從玄學的一面來說, 這也是有跡可循的,當初溥儀登基時大哭大鬧,他的父親回應了一句話,其實就已經預言了大清的命運。

1908年的11月,年僅三歲的溥儀被慈禧欽定爲皇位繼承人,並過繼到同治帝的膝下。當消息傳來時,整個醇親王府大亂,溥儀的祖母還被嚇暈了過去,而他自己更是被嚇得嚎啕大哭,死活不肯入宮。可無奈違抗不了慈禧太后的懿旨,最終,溥儀還是被乳母抱進了宮。

溥儀被抱進宮後,先是去拜見了慈禧太后,而年幼的他初次見到慈禧,就被嚇得哇哇大哭,嘴裏一直哭喊着“要嫫嫫”“要嫫嫫”。慈禧太后原本就身患重病,聽不得吵鬧聲,如今見溥儀這般吵鬧模樣,自然心煩,便讓人把他帶去了其他地方。這是溥儀首次進宮便被嚇哭的經過。

不久後,慈禧太后病逝,依照她的遺囑,立溥儀爲新任皇帝,其父載灃爲攝政王,和隆裕太后一起幫忙打理朝政。在1908年12月2日這一天,清朝舉行了登基大典,在大典上,溥儀被自己的父親強行抱坐在太和殿的龍椅上,接受滿朝文武大臣的跪拜。

可是此時的溥儀不過三歲,哪裏見過這樣的大場面,當即就被嚇得大哭起來。

在如此莊重肅穆的場合下大哭是極爲不詳的,所以身爲攝政王的載灃被溥儀的大哭給急得滿頭大汗,可是此時的他既不能訓斥溥儀,也不好拉下面子哄他,便只好小聲地安撫着他,說:“別哭,別哭,快完了,快完了”

原本溥儀哭泣就已經引得滿朝文武頗爲不快,認爲這是從未有過的不祥之兆。尤其是載灃後來低聲說的“快完了”之類的話,更是被他們認爲這是在詛咒大清朝,以至於在清朝覆滅後,這些事情也被大臣們翻出來,成爲了他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登基大典後,慈禧太后也要出殯了,這一天,所有的王公大臣和侍衛宮女們都去了,而溥儀還被他們簇擁着到慈禧的靈前磕了頭。他又一次被嚇哭了,只是這次沒有人責怪他的哭泣,因爲他這次哭對了。

此後,溥儀便在皇宮中住了下來,每日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和侍衛宮女的奉承,漸漸地便也習慣下來,不再感到害怕,也沒有了任何疑惑。即便那個人是他的父親或老師,也必須叩拜他,並自稱臣或奴才。

不過載灃畢竟是他的父親,所以在衆大臣的商議之下,決定在溥儀生辰之日或新年時,父親可以不來見他,這樣就不必對他行叩拜之禮了。而平常溥儀和父親相見時,只需請安而不叩頭,這樣一來,也算是全了他們的父子之情。

從1908年入宮開始,溥儀就過上了皇帝的生活,並逐漸沉迷其中,以致於清朝覆滅後,他也改不了皇帝的生活,這才選擇復辟和做僞滿國皇帝。那麼溥儀的皇帝生活到底有多奢侈呢?其實從他的飲食中就可以看出來。

皇帝的飲食是很有講究的,普通人說的喫飯,到了皇帝這裏就成了進膳,“膳”就是我們平常喫的飯,只是爲了顯示出皇帝的尊貴和不同,便用了這樣一個特殊的詞。

而溥儀身爲皇帝,所有的喫穿用度都是最好的,他自出生起至九歲時,一直喫着人奶,而他的乳母也是千挑萬選出來的,後來還跟隨他進了宮,也就是前面溥儀剛入宮時哭喊着的“嫫嫫”。

爲了得到優質的人奶,乳母喫的食物也很有講究,都是肘子和燉肉之類油膩肥厚的東西,這些東西既不能放鹽,也不能放任何調料,就是爲了避免對溥儀不利。可這種油膩又無味的東西誰會愛喫呢?但乳母爲了活下去,也只能強迫自己喫了。

除了母乳以外,溥儀的食物也極有講究,在皇宮裏,有專門的御膳房,裏面光是負責烹飪的御廚就多達200多個,而且太后、四大太妃以及皇帝等都有專門的御廚。

可是這些御廚大多都是承襲制的,也就是說父親是御廚,以後兒子也會承襲他的御廚職位,即便他兒子壓根不會做菜,所以很多所謂的御廚都不過是掛着個虛名而已。

到了溥儀進膳的時間,太監們會一層一層地發出傳膳的指令,直到御膳房那裏。而開飯的方式也很特別,先是由穿戴整齊的太監將所有的菜一起端上來,再由小太監一一擺上桌。菜有二三十種,除了菜餚以外,還有點心、粥等,每餐都是如此。而且每道菜裏還放有一個銀牌,這是爲了防止有人往菜裏下毒,由此可見,皇帝是多麼害怕有人來暗算他。

溥儀的菜雖然多得驚人,但卻都是“多而不精”的,先不提御廚的手藝如何,那些菜都是在前一餐時就已經準備好,並放在爐竈上溫着的。當太監前來下達傳膳指令時,便立刻擺到盒內,再端到溥儀面前,供他享用。

可是這樣的菜雖然擺盤精緻,色香俱全,味道卻不好,說難聽點,就和上祭的供品差不多。好在太后和四個太妃對溥儀寬厚,在每頓飯時都會送給他幾道菜,而這些菜可不同於御膳房做出的“供品”,這是真正的美味佳餚。

在溥儀用餐完畢以後,帶班的太監就會到太后或太妃那裏去報告他的進餐狀況,把溥儀喫過的所有食物一一稟告清楚,最後會加上一句“進得香”,作爲結語。這樣做無外乎是爲了顯示太后等人對溥儀的關心和掛念,但事實上,太后她們並沒有認真聽取這些報告。

或許有人認爲溥儀的帝王生活非常舒服自在,可這只是表面的一部分,事實上,他不僅曾捱過餓,甚至還偷喫偷喝過。在溥儀六歲那年,因喫多了糖炒栗子而鬧肚子,爲此,太后懲罰他連續喫一個月的稀粥,結果他餓壞了,竟偷偷喫起了魚餌。

還有一次,溥儀在散步時,看到太監們端着各府獻給太后的節禮,其中有不少美味佳餚,於是溥儀立刻撲過去,抓住一個豬肘子就啃,一副餓壞了的模樣。

類似於這樣的事情還有不少,溥儀身爲皇帝,不僅沒有任何人身自由,甚至連飲食也無法自主,實在是可憐又可悲。

讀到這很多朋友應該發現,溥儀的皇帝生活似乎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好,其實這纔是正常的,不僅是溥儀,清朝的大多皇帝也都沒電視劇裏那麼瀟灑,這也是電視劇容易誤導人的一面,其實當皇帝要擔的責任是很重。

如果你想自己探索歷史的真相,想了解溥儀是什麼樣的人,那就不要僅僅去看電視劇,要看就看一手歷史資料,電視劇是導演眼中的歷史,這和真實的歷史有很大出入,比如你想知道末代皇帝的經歷,那就去看看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是一本極其優秀的皇帝自傳書籍,作爲末代皇帝的自傳,這本書記錄了皇家生活的真實之景,比如皇帝如何喫飯,如何洗澡,甚至是如何睡覺,其實都有嚴格的規定,這裏的記載和清宮劇有很大的不一樣,上文的內容來源也都是參考這本自傳。

其實作爲歷史愛好者,我認爲這本書是必讀的,但讀一定要讀全本,《我的前半生》分爲灰皮本定本和全本,灰皮本是六十年代發佈的,早已絕版,如今成爲了收藏本,而定本則是七十年代發佈的,大家都知道,七十年代對書籍的審覈是開國以來最嚴苛的。

所以定本中的大量細節已經被刪去,比如大家最關心的溥儀和婉容的事蹟,定本里面的記載是很簡略的,而2007年發佈的全本,是無刪減版的,這裏面除了溥儀的自述以外,還有作家李文達十年的心血之作,在書中添加了大量的史實,給我們還原了溥儀的精彩生活。

這本書不僅適合歷史愛好者讀,也很適合學生讀,我們現代社會被太多影視所影響,很多孩子會以爲電視劇中的清宮劇是真實的歷史,其實相差太多太多,現實的生活可遠比電視劇殘酷,也沒那麼美好。

所以如果您想讓孩子知道真實的皇帝生活是啥樣的,那就可以購買這本《我的前半生》全本,讓溥儀親自告訴大家他的真實生活;如您有興趣,可以點擊上方的商品欄購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