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我在臨牀接觸一些詢問如何幫助抑鬱症親友的諮詢時常常出現這樣的怪事。

自己的親友非常抑鬱,不知道該怎麼辦,可他們也非專業人士,甚至都不清楚抑鬱症有哪些症狀,但和我講起抑鬱症卻頭頭是道,問題這些人非但幫不了他們的親友,有時候反而招來更多厭惡。

事實上,有時候親友的“好意”分析如果沒有說到點子上,非但幫助不了抑鬱症患者,有時候還會對他們造成二次傷害。

今天就給大家詳細講一下,親友抑鬱了,究竟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我會結合一些例子幫助大家理解,大家要提前收藏反覆查看:

對待抑鬱的態度

假如你的朋友患了抑鬱症,你千萬不要說:“你生活這麼好,賺錢這麼多,怎麼可能抑鬱呢?”

正確的回答是:“抑鬱的確痛苦,我可以幫你什麼呢?”

詳細解釋:人們對抑鬱症總有個誤解,好像抑鬱症就是不開心,所以想當然把自己的認知替換成對方,要知道抑鬱症本身就是一種心理疾病,所以並非想不開,更不是生活好了就不抑鬱這麼簡單。

抑鬱症的成因很多,人們總是忽略抑鬱症的生理因素,根據研究發現,抑鬱症的大腦和普通人的大腦是有區別的,腦神經科學專家已經發現抑鬱症患者某些腦神經遞質明顯和常人不同。研究發現,當大腦中的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這兩種激素含量降低,人就開始出現抑鬱的反應;而當這兩種激素含量升高,人又開始出現躁狂的現象。

關於爲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時,抑鬱症研究者Greg Henriques 博士對此給出的解釋是——那是因爲人們壓根沒把抑鬱症看作“疾病”。

所以抑鬱症患者通常被看作是危險人物(toxic person)因爲他們充滿了“負能量”。做什麼事永遠都想到最壞的結果,敏感的玻璃心,極度缺乏安全感與不合羣。

所以上述都是對抑鬱症的一種“污名化”行爲,當你親友抑鬱時,他們和你傾訴痛苦,希望的不是你的大道理或者解決方案,而是深深的理解與情感支持。

關於症狀方面

假如你親友因爲抑鬱而什麼都不想做甚至天天躺在家裏,你千萬別說:“你就是閒的,是不是又在逃避呢?抑鬱症不是你的藉口!”

正確的回答是:“我知道你很累,這只是抑鬱帶來的,沒關係,做不了我們就休息一下!”

詳細解釋:抑鬱症患者經常會出現乏力的情況,即使並沒有做任何體力勞動,也會頻繁表示自己很累

但要知道,抑鬱症的疲勞是由於身處抑鬱中,分泌的去甲腎上腺素會嚴重降低,而去甲腎上腺素是爲人提供動力的能源,就像汽車需要汽油一般,所以他們的疲勞並非自己主觀意願導致,而是客觀中的確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嚴重的抑鬱甚至會出現“木僵”狀態,也就是一點動力都沒有,人表現像木頭一般僵硬在牀上。所以他們做不了事情並非以逃避現實爲主。

關於安慰方面

如果你親友抑鬱了,你可千萬別喋喋不休的講道理,比如“你還抑鬱了?我告訴你吧啦吧啦說一大堆”。

你需要這樣做:“默默陪伴,並且告訴他們,什麼時候想傾訴了,我們一直在你身邊”

詳細解釋:抑鬱症患者的安慰主要需要以“多傾聽,少說話爲主。

不要盲目給他們說很多道理,也不要盲目勸他們要樂觀。

因爲你知道的事情,他們幾乎都知道。

而且,你根本不知道他們經歷過什麼事情。

何況樂觀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如果他們能夠樂觀,就不會有抑鬱症了。

所以與其喋喋不休講道理,不如默默陪伴他們左右,並且遵循“不求助不幫忙的原則”

關於自殺

如果你的親友總說活着沒意思這樣的話時,你千萬別說:“怎麼小小年紀就想死了,你父母怎麼辦?”

正確的做法是:“你真的很重要,你的離開我們會非常難過,就算幫幫我們,你再堅持一下,我們都在呢!”

詳細解釋:要知道當一個人表達不想活時你突然拿道德壓制他非但不會挽救ta,有時候甚至會加重ta的絕望感。

更何況好多人在表達不想活時,多數背後的需求是“你幫幫我,救救我”,真正想要實施自殺的人甚至都不會大費周章告訴你。

這個時候作爲親屬,我們可以在有限的範圍給予積極的支持,如幫助和鼓勵ta去看醫生。

千萬不要再用道德綁架他們,這樣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而已。

關於藥物

抑鬱親友如果出現不想喫藥的情況時,你千萬別這樣說:“是藥三分毒,能不喫就別喫了吧!我聽說有人不喫藥就能好,咱們也別喫了!”

正確的回答是:“關於藥物的問題,我們應該詢問醫生,所以你別太擔心了。”

詳細解釋:關於服用抗抑鬱藥時大部分人的擔心無非兩點,一個是副作用,另一個擔心成癮。事實上藥物的確有副作用,但這個一般都是可以忍受的,而且在醫生的指導下藥物副作用風險基本可以降到最低。關於成癮問題呢,藥物是幫助人恢復健康情緒並不會導致成癮,那些斷藥復發的朋友更多是因爲自己服藥不規律導致,我們知道抗抑鬱藥物是根據抑鬱症患者腦神經遞質分泌紊亂這個原理髮明的,那麼藥物在恢復我們大腦神經遞質需要過程,這時候你的大腦因喫藥剛剛恢復好,結果你突然斷掉肯定會造成波動,這時候如果你可以足量足療程就可以穩固讓大腦得到修復,最終重新迴歸正常。

所以藥物是幫助你本來就缺少的神經遞質恢復正常,你需要等待自己的腦系統恢復正常了,自己能生產神經遞質了,這樣再考慮斷掉就安全了。

抑鬱症本身具有高複發性,超過三分之二的患者有復發史,甚至17.1%的患者終身患病。大量的科學研究表明,引起復發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不遵醫囑服藥,包括多服藥、少服藥和間斷服藥。造成不遵醫囑服藥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大家對藥物治療的誤解

最後我想說,抑鬱症的反義詞不是“開心”,而是“充滿活力”,不要再把抑鬱症單純地理解爲不開心了。

我們需要的是科學對待抑鬱症,而非憑藉個人經驗來揣測抑鬱症的本質。#百裏挑一#

(如果你也有抑鬱問題,可以參考我的康復專欄,其中更加詳細幫你分析抑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