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和項羽是兩種不同的人,劉邦可以說是爲了達到目的,不管細節,而項羽有自己的原則,這可以算是一種真正的英雄精神,但在這個世界上,數劉邦總比別人好,成就偉業的人不會侷限於小細節,這樣,劉邦就能打敗項羽,大問題就是面子。

劉邦和項羽是兩種不同的人,劉邦可以說是爲了達到目的,不管細節,而項羽有自己的原則,這可以算是一種真正的英雄精神,但在這個世界上,數劉邦總比別人好,成就偉業的人不會侷限於小細節,這樣,劉邦就能打敗項羽,大問題就是面子。

劉邦臨終時,明白項羽爲什麼會在吳江自殺,我認爲這是胡說八道,劉邦不會想的!在他死之前,項羽爲什麼選擇死,劉邦,他想要的是,只要他贏了,不管手段和麪子。

項羽不同,項羽想稱霸,楚漢之爭初期,劉邦真的沒什麼可爭的,項羽完全打敗了劉邦,否則,劉邦就是咸陽王了,就不用去紅門宴了。

項羽自殺,劉邦得逞

項羽是西楚的霸主,被劉邦打敗後,爲什麼不過河?

項羽寧願自殺也不願橫渡長江捲土重來?這是我的觀點:

(1) 項羽想面子

項羽臨死前有機會過河,一位老人打算帶他去那裏,但是他說:“我沒有臉再見到他了!江東的孩子們跟着我一起過河,最後我一個人回去了,真是無恥,”如果是劉邦,我想跑,項羽屬於面子型受苦型,劉邦屬於無顏無皮型。

項羽真實的歷史形象並不像歷史劇中那樣,而是更像一個守財奴,打贏了一仗,他不願意獎勵部下,但看到部下受苦,他可以流淚。

如果非要說劉邦死前,項羽爲什麼會在吳江自殺,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事實:沒有臉、沒有皮膚、皮膚厚的人永遠比想要面子的人活得更好。

(2) 項羽稱霸的野心破滅了

項羽自殺身亡,原來,劉邦沒有力氣和項羽作戰,秦朝晚期,項羽是諸侯的首領,就連楚懷王也受項羽擺佈,劉邦怎麼能打項羽?

其實,劉邦知道如何忍耐,如何退卻,如何隱藏自己的優勢,時機成熟了,他突然爆發了,項羽根本沒法反映,項羽封劉邦爲漢王時,劉邦很不服氣,甚至秦國的三位將軍都比劉邦有更好的封地,但劉邦只是忍無可忍,可見他心地深沉,項羽的脾氣絕對讓人難以忍受。

俗話說,殺人不等於殺人。

被劉邦打敗後,項羽再也沒有鬥志了,如果我們想說劉邦從項羽在吳江的自殺中能得到什麼,那就是:失去戰鬥精神的暴君不足以恐懼,所以如果你想打敗一個人,你必須打敗他的鬥志。

(3) 性格很重要:

著名的鴻門宴是因爲劉邦陣營的曹武商通知項羽,項羽“請”劉邦喫飯,項羽呢?他一上來就說:“聽說你有野心!你想和我作對,是嗎?”劉邦勸道:“王,你在聽誰呢!不是嗎,我弟弟真的很忠誠嗎劉邦:“真的沒有,”項羽:“很奇怪,你弟弟曹武商告訴我你最近不老實!真奇怪,好吧,你回去問問吧,”就這樣,劉邦逃過一劫。

項羽呢?出了一個項莊,劉邦在宴會上變相受到保護,想不到項羽看不到這個項莊,他姓劉。

劉邦回去後,立即殺了曹武當,項羽卻一點反應都沒有。

項羽在自己的性格上是失敗的,劉邦是以自己的性格取勝的,劉邦臨終前想想的,就是:“項羽,你在性格上是敗類,我劉邦是一身布衣,卻能贏得天下,”

我想這就是劉邦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想要明白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