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花木蘭》很爛,像我這種喜歡爛片的人,當然是不能錯過。看完之後,爛不爛的我倒是沒什麼感覺,但讓我感覺這是一部爽劇無疑。

西方人眼中的花木蘭,靠着天生的“氣”,小時候就練就了一身在村子裏追雞的本領。直到有一天,花木蘭爲了家族的榮耀替父從軍,放棄了追雞,甚至讓家族蒙羞。但最後仍舊在沒有經受太大挫折的情況下,成功保住了本國國王的性命,名揚天下。

從軍過程中,因爲要隱瞞性別和身份,木蘭的“氣”似乎被封印了,無法施展。於是在面臨大敵時雖然也能勇往直前和敵軍廝殺,卻也難以戰勝決定高手。

於是,武功大打折扣的木蘭面對穿越過來的峨嵋派傳人鞏俐,敗北了。而鞏俐則選擇了手下留情,用九陰白骨爪打醒了花木蘭。這個位置很抱歉,鞏俐扮演的角色叫什麼我最後也不知道,所以就直接用鞏皇本名了。

一爪打醒夢中人之後,鞏皇在羋月的幫助下,在衆多烏鴉的扶持下離開了戰場。木蘭脫去了厚重的鎧甲,在鳳凰星座的加持下,重新燃起了小宇宙——“氣”。說到這,個人感覺劉亦菲演的花木蘭還是不錯的,女裝柔美的一面不用說了,舉手投足之間都散發着女性的魅力。而身着鎧甲的她,也能夠表現出堅毅的一面。

當小宇宙燃燒到極致,木蘭靠着堅定的信念以及脫去鎧甲的輕盈,沒有經過太大挫折地,把敵軍的首領幹掉,救下了國王。

而李連杰飾演的國王,當真是有王者風範,即便是被綁在火上要被燒死之時,也是氣定神閒。那個場景,像極了衆多聖鬥士們爲了雅典娜而戰,雅典娜則從意識層面支持着聖鬥士們。

再說回那隻鳳凰,是劇中爲數不多,比較符合中國元素的東西了。雖說剛一出場會給人一種斷了線的風箏的感覺,但到後來似乎它也完成了蛻變,非常有力量的帶領木蘭打了一場勝仗。

西方視角下的花木蘭,別有一番風味,讓我們領略到了不一樣的感受。相信多數人對花木蘭最初的印象,都是因爲那首《木蘭辭》。除此之外,能在大熒幕上看到的機會也是非常少。

也許正因如此,外國人對花木蘭的理解似乎就更淺一些,比如他們真的讓花木蘭和兩隻兔子賽跑。

而鞏皇在影片中雖然是特別出演,戲份比花木蘭少很多,但每次出場卻都讓人印象深刻,甚至讓我感覺到這部影片是在講述一位峨嵋派弟子被逐出師門後,努力得到江湖認可的勵志故事。

而那鳳凰,就像是鞏俐在爲了救花木蘭死去後的亡魂一樣,與花木蘭融爲一體,兩人同時得到自我實現。順便說一句,鞏皇死去這個鏡頭,有沒有《無極》裏,兩個雪國人惺惺相惜的即視感?

其實,這部影片對中體現出了一些西方人對我們的刻板印象,比如一開始的那些女性朋友們,怎麼都弄成了日本藝妓的樣子?

同時,也有了一些中西方結合的元素,比如李連杰飾演的國王,那個裝束就很中西結合。

同時也有對我們集體文化的呈現,比如木蘭從軍時,承擔了家族的榮耀。而當她因爲在“真”這個字上耿耿於懷而主動亮出女性身份時,首領會覺得木蘭侮辱了整個集體。

也許,他們在表達方式上顯得過於膚淺吧,讓我們感到了格格不入感。

不論如何,這都算是一種嘗試吧,就把它當成一部同人、穿越、中西方結合的新劇形式來看。換個視角,也許就感覺不一樣了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