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连弩,一直被后人“热议”,其和诸葛亮的另一项发明“八阵图”,均已失传。

所以,后人常常猜测,这究竟是一个传说,还是早已失落的真相?史籍关于它的记载,字数不过二十三字:“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陈寿在《三国志》中,直接以“损益”来称呼这种兵器,足可见其在当时战场上的威力不亚于现今的“机关枪”。

弩,相传为黄帝所造,真正出现的年代,应不晚于商周。

在《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中,均提及过这种兵器。可见,弩在当时的使用不但非常普遍还可以说是一种“利器”。

诸葛连弩,一次可发十箭,但是,由于其体积大、偏重,只用作城池和营寨的防守。其实,连发数箭的弩,秦汉时期已经出现,虽然史料缺失,可诸葛先生还是在前人基础上,加强了这种武器的杀伤力。“一弩十矢”,也被后人解读为两种“出箭”方式:

第一种是“同时”发出;

第二种是“连续”发出。

那个时期,曹魏的发明家马钧想在此基础上,做成“一弩五十矢”,让其威力变得更大。但是,工艺过于复杂,箭矢特制,没有得到朝廷的“资助”,方法也就失传了。所以,诸葛连弩的结构,至今都没有真正的破解。虽在考古中,出土有魏晋时期的“弩机”实物,但是,复原其原貌后,可以看出,这些弩仍是沿用汉代的制作工艺及其原理。

虽然,它至今仍是“迷”一样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诸葛先生对“弩”制作工艺的革新,给了后人很大的启发。于是,在南北朝时期,“强弩”就面市了。

所以,在很多史书中,如《晋书》、《宋书》,都屡屡记载了这个“所至无不摧陷”的兵器。而且,还冠以“神”字,虽有夸大之嫌,但也表明了它有相当的“震慑力”。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制作于南朝时期的实物,是南京秦淮河出土的“铜弩机”。

虽然,其形态、结构和一般弩机无二样,但尺寸却是放大了很多,仅凭单人的力气无法操作。因为,要安装在“绞车”或者“床子”上,才能将其张开。由此推测,它应是唐、宋时期常用的“车弩”、“床弩”的前身。“车弩”就是威力超强的“连弩”,一次可发射七箭。

所以,从此物功能看,它和诸葛连弩是吻合的。

“床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朝开始普及快速发展是在宋朝,而北宋的“床弩”则是在唐代“车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根据宋朝张表臣所写的《珊瑚钩诗话》所载,这种兵器在公元1004年的澶渊之战中,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但是,受制于其笨重,再加上,火器的崛起,慢慢的就被淘汰了。

现在,我们听到关于诸葛连弩被实际应用的故事,应该是他病逝五丈原之前,好好和姜维交代了一番。后者根据军师留下的制作方法,制成“十连弩”,一度“战无不胜”。

另外,在西南地区也出现了“连弩”,威力巨大,被称为“摧山弩”,当地人称作“诸葛连弩”。但是,此说法有待考据,因为,当地人对诸葛先生多有“膜拜”之情。

那么,为何这个兵器现在只存在于“书中”了呢?

可以从其实用性上去探究。

在火器出现之前弩的发展一度达到了鼎盛,强弩有效射程可超过500米,“床弩”的有效射程可超过千米。诸葛先生的“元戎”(弩的一种)就是为了抗衡当时强大的魏国骑兵,但其设计上更多则应该是以“巧妙”为主。另外,在实用性上,并没有更大的突破。

这或许可以解释,其制作工艺为何没有被流传下来。

西方的弩,在制作原理上,和中国的弩差别很大。它是属于“滚柱式”。在一些影视剧作品中,可以一睹其“风貌”。不过,其射程不远,上弦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到了13世纪,他们开始进行改进,安置“脚蹬”。在中国安置脚蹬的弩,在北宋时期兵书《武经总要》中就有描述了。

诸葛先生的“连弩”虽然失传,但也推动了后来者对“弩”的不断研究。虽然,至今无人可以完全复原,但却留下了一个有趣的“考题”,让后人对这种冷兵器时代的佼佼者,依旧兴趣不减。

2014年6月,69岁的老人廖师傅制造出了失传已久的“诸葛连弩”和“神臂弓”。廖师傅还对“矢长八寸”的解读提出质疑,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2014年6月,廖师傅决定自制诸葛连弩。不久,廖师傅制造出了六箭齐飞的单弓诸葛连弩,六箭齐发可飞出7.3米,“弓力太弱”。

此后,廖师傅开始试验十箭齐发的单弓连弩。

那么,“弩”是否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

非也,由于其具有“隐蔽性高”等特点,在一些国家的特种兵中,仍是装备武器,我国也不例外。其实,不管“弩”有何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它们都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但是,通过历史却可以清晰地看出它的变化,即使在热兵器出现后失去了当朝的关注。

所以,“诸葛连弩”虽有神秘的外衣,但最终却在各种条件的制约下,限制了它的发展,以至于,诸葛连弩不再那么神奇了。可是,不管如何,它巨大的威力,超强的连射性能,即便不是自动性武器,也足够青史留名,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参考资料: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武经总要》、《玉海·卷一五十·唐静塞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