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刘表占据荆州,原本割据一方治下也非常好。但是他的一个举动为荆州埋下了祸根,那就是废嫡立庶。而作为他的长子,刘琦还是依靠诸葛亮的计策逃出去才活了下来。不仅如此他也是唯一降服过诸葛亮的人 ,诸葛亮更是心服口服,还被写入三十六计。那么大家可能十分好奇,这位刘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刘琦是刘表的长子,一开始因为长得像父亲非常得刘表的宠爱。但是好景不长,刘表的次子刘琮去了刘表后妻蔡氏的侄女为妻子。于是蔡氏就非常偏爱刘琮,开始给刘表吹枕边风,时常诋毁刘琦。偏偏刘表非常信任蔡氏,于是对刘琦越来越疏远。这个时候刘表妻子的弟弟蔡瑁还有外甥张允也是偏向于刘琦一边的。

就这样刘表逐渐想要立刘琮为接班人。刘琦知道自己被蔡瑁陷害,于是特意去找诸葛亮请教救命之计。此时刘备与诸葛亮都在荆州,而刘备更是在荆州广布恩德,结交各路名士,为自己引得仁德的美名。但是当刘琦向刘备求助的时候,刘备却说:“此贤侄家事,奈何问我?”刘备看到一旁诸葛亮微笑,明白诸葛先生有妙计。但是诸葛亮却也说:“此家事,亮不敢与闻。”

诸葛亮当时之所以不愿意帮助刘琦是因为和刘琦争夺储位的刘琮,有两重身份:可能是蔡氏的儿子,推过来,就是诸葛亮的内表弟;刘琮娶了蔡家的一个女孩,亲上加亲,又成了诸葛亮的内表妹夫。如果贸然帮助刘琦,势必会得罪刘表、小姨妈蔡氏、妻舅蔡瑁以及刘琮。所以轻易诸葛亮不会出手。诸葛亮不会那么感情用事。真正的原因,还是诸葛亮顾及刘备的利益,而做的一个长远考虑。

刘表有两个儿子,原配生了刘琦后死了,后妻蔡氏生了刘琮,蔡氏的弟弟蔡瑁是荆州水军统帅,势力庞大。所以在刘表病重之际,为了能够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肯定希望刘琮成为新的荆州之主,但是刘表却想着立自己的大儿子刘琦,于是二蔡就想找机会干掉刘琦。刘琦没有依靠只能寻求帮助!

而刘琦后来别无他法,暗地里,刘琦不断找诸葛亮,想让他出主意;诸葛亮呢,一直推三阻四。有次,刘琦又找上诸葛亮,拉他上了楼。两人一上楼,刘琦的手下就把楼梯撤掉了。之后刘琦说了一句话:“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不?”诸葛亮淡淡说道:“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意思就是说春秋时,晋国太子申生在内,受到谋害;公子重耳在外,却安然无恙,这事你不记得了吗?

刘琦是一个聪明人自然知道诸葛亮这番话是什么意思。此时,刘备选择了支持刘琦,自然诸葛亮也选择支持刘琦。之后刘琦就去了江夏。在刘备趁着赤壁大战后曹操、孙权互相死掐突袭取得荆州南部四郡时,刘备表奏刘琦为荆州刺史,成为名义上的荆州之主,这样,刘备既可以得到荆州四郡的实权,又可以堵住孙权的嘴巴,于是其用心也可见一斑了。

刘备一到江夏,自己就充起老大来了,刘琦的人马刘备调遣。刘备原先不过是被刘表收留,刘表没了,刘琦还在,怎么也没刘琦反而视刘备为主公的道理。所以,演义只有把刘琦写成懦弱无能,但历史上的刘备,即便真的当了刘琦那上万人马的老大,可刘琦只要还活着,刘备这老大显然就言不正名不顺。所以最终刘琦逃不过一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