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感情,有的脆弱,不堪一擊,有的硬朗,堅不可摧。可處於感情平穩期的很多人,總想看對方有多愛自己,自己爲對方付出如此之多,是否值得。其實怎麼樣都無可厚非,畢竟,任何感情,都是權衡利弊的結果。

關於伴侶彼此的感情有多深的探討,推薦看韓國電影《我腦海中的橡皮擦》,它像一面照妖鏡,簡單一照便可知道一段感情有多深,雖然簡單卻也足夠扎心。

主演是孫藝珍(飾演秀珍),一個妥妥的白富美,鄭雨盛(飾演哲洙),窮得很有脾氣的建築工人。兩人靠一罐可樂認識,也因彼此吸引而攜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可是因爲家庭身份太懸殊,秀珍是建築公司老總的女兒,家裏有錢也有幸福。哲洙是個一窮二白的建築工人,從小被嗜賭如命的母親拋棄,自己一個人靠着木工手藝,活得艱難且痛苦。

秀珍的父母一開始特別反對兩人的交往,可無奈實在拗不過女兒,於是答應他們倆結婚。婚後二人甜蜜的日子沒過多久,秀珍便檢查出了阿爾茨海默症,兩人的幸福戛然而止。

婚姻有多牢固呢?一塊試金石便足以證明,簡單又扎心。

一、病魔是婚姻的試金石,一場病魔足以吞噬一切

影片中秀珍的父母極力要求哲洙簽下離婚協議書,可哲洙拒絕了,他覺得自己妻子應該由自己照顧餘生,無論健康與否,都應該相伴左右。

電影很美,結局也很美,哲洙帶着秀珍離開醫院,驅車奔向未來。

可是現實中卻很難,身體健康的時候,完全可以風花雪月,柔情似水,可當病魔來襲時,一切都有可能被完全吞噬,幸福大打折扣只是一小部分,還有更多的是折磨心靈和沒完沒了的殘酷現實。

鄰家的姐姐生了一場大病,醫生說可能這輩子生不了小孩,甚至會癱瘓。結婚四年多的婆家立馬就鬧到了孃家,要求姐姐的父母把正在住院的姐姐帶走,所有醫療費用甩給了孃家後便不再出現。

昔日對她還算不錯的丈夫突然間“裝死”,離婚協議書都是婆婆帶來逼她籤的。想想可笑至極,四年朝夕相處的感情連場體面的告別都換不來,是該覺得可悲,還是該覺得有眼無珠呢?

經過父母的精心照料,可能也有一股不服輸的意念,使姐姐的病情大有好轉。

後來聽說男方又重新娶了一個,一家人還大張旗鼓準備着酒席,姐姐一家人都瞞着姐姐,那男的居然還給姐姐發了一張電子喜帖。

實在有些諷刺,不願攜手與病魔抗爭,做了縮頭烏龜便算了,居然還恬不知恥,反覆折磨一個虛弱的病人。人性的惡,只有凡人想不到,沒有魔鬼做不到。

姐姐後來感慨,哪有什麼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不過是一廂情願的美好願景,生一場大病便足以把僞裝在凡人間的妖魔鬼怪照得原形畢露。

二、及時止損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本事

如果說對於一個女人而言最大的本事是什麼?我覺得是及時止損的能力。

大才女張愛玲一次次被胡蘭成傷害,一次次含着苦楚和心酸原諒了渣男,直到最後忍無可忍,提筆寫下:

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

無論是對於婚姻還是對於感情,不再一灘死水中摸爬滾打,繼而頭破血流,就是一種難得的清醒和成長。

想起前段時間追的韓劇《搞笑一家人》中的敏靜和民勇,因爲前妻的車禍,本來決定結婚走餘生的民勇,隻身前往俄羅斯去照顧奄奄一息的前妻。

敏靜縱使痛徹心扉,但依然含淚辭職,搬離首爾,去到一個全新的陌生環境開啓新的生活。不再糾纏,也不再打擾,給自己和那段無比美好的感情畫上一個體面的句號。

與其在三角戀中苦苦掙扎,倒不如邁開步子,重新出發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哪怕這個決定很痛,也很苦。如作家李敖所言:

不怕苦,喫苦半輩子,怕喫苦,喫苦一輩子。

如果因爲捨不得喫眼前決絕的暫時苦,便要在糾纏和猶豫不決中咽一輩子自責和悔恨的苦。快刀斬得斷亂麻,拖泥帶水的匕首能刺的卻也只有自己的心臟。

結語:

《我腦中的橡皮擦》靠着男女演員的顏值和演技,一直備受好評,這些好評中或許有一部分是它高於現實的那份純真,那份不切實際的烏托邦式真摯。

因爲現實中,在病魔前,依然對妻子不離不棄的人,少之又少。人本性上是趨利避害的動物,一張張大額醫藥費,一次次不辭辛勞的照顧,很容易壓垮一個人,甚至是一個家庭。

可選擇一條簡單易行的路,哪怕這條路有着無數道德的譴責,那也在所不辭,畢竟有的人連心都沒有,還奢望他懂道德,怕譴責,是不是太不切實際了?

如果一場大病來臨,依然有人不離不棄,日夜守護在身邊,是件多麼值得慶幸的事情,往後餘生,好好珍惜。

可倘若有人唯恐避之不及,那一定要記得及時止損,別浪費力氣耗在一個不值得的人身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