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和某金融机构负责人交流,末了他感慨道,“银行的人才结构不均衡,传统思维太重、互联网思维不足,要重点加大对互联网人才的引进。”

这两年,类似感慨听过很多,也有不少银行人找我讨论“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如何培养互联网思维”等话题。可一旦对这类耳熟能详的词汇较真深究,往往发现我们所知不多,只不过在人云亦云。

那么,站在金融从业者的视角,如何才算互联网人才呢?其实,这两年银行一直寻找懂场景、懂运营的人才,金融科技公司则从银行金融市场部挖了很多专才,发挥其获取资金的长项。

在这种交流、融合过程中,金融行业的互联网人才标准也呼之欲出了。

(1)知识跨界

金融与场景融合、金融与科技融合,业务在跨界,知识也应跨界,否则必然成为业务跨界的掣肘。

问题是,越是人才,越不愿意跨界,如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略带悲观的谈道:

“多数科学家从不改变自身观点,新理论之所以获胜,是因为旧理论的追随者会逐渐去世,而新一代的人通常喜欢新的理论。”

多数人不愿意跨界,少数跨界的人,就成了人才。

(2)开放心态

知识跨界的前提是心态开放,愿意改变,愿意接受新知识。

(3)终身学习

心态开放,还不足以吸收、融合新知识。要有意为之,要下一番功夫,要搭建框架、丰富细节、在实践中琢磨、内化;要持续学习,行业一直在变化,所有知识都在“方生方死”,产生的那一刻就走向过时,一时学习没用,要一直学习。

(4)跨界经历

知识在书本上学,技能在实践中练。正如经济学家熊彼特所批评的,很多知识分子只能靠“批判”生活,他们缺乏实践所能提供的第一手知识。

面试官重视项目经历,是有道理的。当然,你不必通过跳槽获得跨界经历,内部就有机会——无论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公司,无时无刻不在跨界!

互联网大潮下,组织最先遭受冲击,此时,组织是个体的保护伞;但组织冲击终将传导至个体,没有谁能真正豁免。

很多人常常焦虑,我能适应新世界吗?答案,取决于自己。

本文由公众号“薛洪言微语”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薛洪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