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新賽季外援政策確定爲4節4人次,而上一賽季則爲4節6人節,也就是外援在球隊中的作用進一步被削弱了,而姚明這一政策的目的是爲了讓更多的國內球員打得上球,這也是以往球迷爭論得最多的一個問題點,但是外援上場時間的減少真的會對中國籃球帶來好處嗎?事實上並不會,反而害處更大!

外援的實力比中國本土球員高不止一個檔次

中國外援政策最開放的年代還要追溯至李元偉當中國籃協主席的年代,2008-2009賽季是CBA歷史上首次使用4節8人次的外援政策,但當年的年輕人都被外援壓制了嗎?似乎並沒有!當時湧現的一大批年輕人,包括廣東隊的周鵬、陳江華、劉曉宇都是這個時代湧現出來的,他們都是在與強力外援的對碰中成長起來的,即使是新疆隊的西熱力江也是在那個賽季成長起來的,次年便已開始成爲球隊的主力輪換球員。

周鵬的成長得益與長年防守對手外援

一個聯賽要成長,一定要有高水平的球員加入,那外援的質量就必須是一個前提,只有高水平的外援加入,我們的本土球員才能在與高水平外援的較量中成長,才能適應國際賽事的強度,如果我們壓制了外援的出場時間,那麼肯定會對高水平外援的加盟有阻礙作用,如北京的林書豪就因下賽季的出場時間問題而拒絕迴歸CBA,如此一來我們與高水平外援的較量的機會就減少,到最後變成了本土球員與本土球員進行較量,是的,這樣本土球員的數據確實好看了,但是不中用,因爲本土球員無論防守還是得分能力都與外援相差一大截,這是一種虛假繁榮,一旦到了國際賽場,我們的球員連進一個球都會特別困難!

林書豪拒絕迴歸CBA一大原因在於出場時間減少

王仕鵬那樣的身體素質,爲何能在國際賽場上喫得開?關鍵時刻他從不手軟,兩次絕殺拯救中國隊,爲何現在再也沒有了王七這樣的球員了?那是因爲王七是在與第一外援的比拼中成長起來的,他的那句至理名言就是:要幹就幹第一外援。這種捨我其誰的霸道現在的男籃誰還具備?現在我們的球員少了與外援的對抗,是不是該改口號叫:要幹就幹周琦,幹郭艾倫,幹王哲林了?我們自己的球員成了聯盟的標杆,這不是等於讓球員們的天花板定性爲周琦郭艾倫們了?試想想這些球員在上一屆男籃世界盃上那糟糕的表現吧。

王仕鵬就是敢幹最強的外援

姚明現在使用外援四節四人次,減少了這些強力外援的上場時間,這就等於減少了本土球員與高手過招的時間,當我們的年輕人在與和自己一樣的水平的年輕人同場競爭時,試問水平能提高到哪裏去?當然,有人會說使用四節八人次外援,那很多球員都會四節全部使用外援,國內年輕人得不到鍛鍊,成長不起來,但是反過來看,即使四節八人次外援,那不也還有三個國內球員在場上嗎?這三個能上場的球員得到的鍛鍊價值要遠遠勝於場上十個都是本土球員的價值。

沒有與高水平外援的較量水平就永遠是CBA

現在姚明似乎恨不得場上十個球員全是中國本土球員,那樣的話中國籃球的水平一定會繼續跌到谷底。現在來看,增加比賽場次,增加球隊數量,增加外援上場時間纔是提升本土籃球水平的關鍵,我們的目的是要引入更多強力的外援,讓我們的周琦郭艾倫們去與這些強力外援對碰,這樣的成長環境才能讓他們能應付國際級別的賽事,而不是拔苗助長,把外援壓制了,然後派上大量本土球員與本土球員比賽,這叫閉門造車,中國籃協真的該好好反思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