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由长沙市残联主办,长沙县希望之家承办的“长沙市第二期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营”在长沙县正式开幕。图为活动现场。陈盼 摄

星沙时报讯(记者 陈盼)9月15日,由长沙市残联主办,长沙县希望之家承办的“长沙市第二期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营”在长沙县正式开幕。通过让学员系统学习如何开展生活自理能力为切入点,进而提高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实现职业发展。

本次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营为期7天,实行封闭式训练管理,主要侧重于自理能力的训练,全市25名脊髓伤友参加。整个训练期将进行多个方面的康复培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生活技巧训练、社会适应能力培训、职业重建等。

据介绍,为保障活动开展,入营前轮友们都在星沙年轮骨科医院进行医疗鉴定,入营后,湘雅博爱医院医务人员、志愿者全程陪同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末尾,活动还将组织学员们进入医院、居家脊髓损伤者家中,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帮助更多脊髓损伤者。

开幕式现场,脊髓损伤者代表、希望之家成员徐阳受邀发表演讲。19岁时,徐阳因交通意外致残,13年来一直与轮椅相伴。目前,她不仅乐观生活,还自主经营了网店致富。徐阳说:“残疾不代表残废,我们坐在轮椅上一样能活出精彩!”

脊髓损伤是最常见、并发症最多、致残率最高的病种之一,其中20-39岁的青壮年为主要受伤群体。这个年龄的群体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和精神支柱。脊髓损伤后面临生活难以自理,心理调适能力差,社会融入度低、就职率低等问题。长沙县希望之家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脊髓损伤者精准康复的非营利性民营机构。

“残疾事业是一项光荣的事业。”长沙县残疾人联合会负责人在致辞中介绍,长沙县残联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残疾康复事业,全县财政相关经费投入居全省之首。此次长沙县承办脊髓损伤者康复训练营,希望通过生活训练强化,给轮友们提供多样化的精准康复服务,为他们搭建起重返家庭及社会生活的平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自我的重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