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話題“ofo仍在自動續費”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熱議,併發酵了幾天。

據北京日報消息,幾天前,北京市民周女士的微信賬戶突然被扣了52元錢。查來查去,她發現竟然是ofo季卡在自動續費。這款扣得讓周女士哭笑不得。

周女士說,今年3月和6月,她都收到過ofo季卡續費的短信通知。因爲當時微信賬戶裏沒有餘額,所以自動扣款並未成功。周女士以爲,ofo既然已經不運營了,這個短信也就沒必要理會了。

讓她沒想到的是,因爲最近微信賬戶裏恰好有一筆轉賬來的錢,9月4日ofo季卡自動扣款竟然成功了。當扣款通知發到她手機上時,周女士完全懵了。

周女士先是撥打了續費短信上留的電話,結果發現這個號碼是空號;她又試圖通過微信公衆號、小程序聯繫ofo方,也都沒得到對方的回應。最後,她聯繫了微信客服,得知自己ofo季卡的自動續費功能是通過微信開通的,趕緊請客服人員幫自己取消了。

“現在的小黃車軟件上,根本找不到能夠解綁自動扣款的端口,而是完全變成了購物軟件。這押金還沒退呢,被強行轉到了購物賬戶,聯繫電話也變成空號了,可自動續費功能他們卻沒取消,這種賺錢的方式是不是太過分了!”周女士氣憤地說。

記者登錄ofo軟件發現,確實找不到解綁騎車卡的進入端口,連首頁曾經顯示的“查看押金”入口也消失不見,未退押金的用戶已無法查看自己退押金的進度。記者多次撥打ofo客服電話,均顯示呼叫失敗;通過ofo軟件聯繫在線客服詢問,軟件自動回覆“當前排隊諮詢人數爲127783,請耐心等待”,之後一直未收到具體應答。

被扣的錢去哪兒了?

“這是代扣業務,ofo和微信支付(或財付通)合作,在微信支付開立賬戶,委託微信支付扣取ofo用戶資金,收到的錢可以提現至ofo對公賬戶。”一家支付機構負責人李飛(化名)告訴記者。

也就是說,用戶被扣的資金,其實被ofo收走了。

李飛介紹,一般來說,標準的代扣業務包括幾個協議,涉及商戶和支付機構、商戶和用戶、用戶和銀行、用戶和支付機構、銀行和支付機構。“如果只是虛擬賬戶餘額代扣,用戶使用微信零錢支付,那麼用戶和銀行,以及銀行和支付機構之間,就不存在協議。”

李飛說,其實用戶可以主動操作,在微信支付頁面關閉ofo自動續費即可。另一方面,說明ofo和微信支付的協議還沒終止。

雖然用戶可以關閉自動續費,但問題在於,很多用戶並不瞭解這一點。

一位不願具名的金融領域的律師告訴記者:

“且不論用戶是否可以關閉自動續費功能,ofo未能提供相關服務,扣款已經不存在事實基礎,ofo應該停止自動扣款。

關於自動扣款,ofo和財付通應該還有一份協議,即便如此,在ofo事件已經衆所周知的情況下,ofo沒有主動關閉自動扣款通道,財付通也有義務及時採取措施終止自動扣款,或者至少對用戶進行專門提示。

對於目前已經被扣款的用戶,從法律上說用戶可以找ofo索賠,財付通存在過錯,也可以要求財付通賠償。”

退押金先交6100元?

2020年8月,有用戶打開ofo共享單車APP後發現,用戶如需使用ofo服務,則需要用戶接受當中多個條款。其中一個條款提到,如用戶需要申請要回早前繳納的ofo押金,需要案件受理費100元、案件處理費高達6000元。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ofo的App竟然已經變身爲電商平臺。199元押金還在,但無法提現。

記者登陸ofo應用界面發現,登錄頁面出現“同意並接受《用戶服務協議》《隱私保護政策》尤其是爭議解決條款”的勾選項,勾選項下面則是“立即進入”4個大字。記者沒有勾選直接點擊“立即進入”後,界面又出現“溫馨提示”,要求認真閱讀相關條款,尤其是爭議解決條款,接受全部條款後再開始使用ofo服務。

記者點開《用戶服務協議》,在最下面找到了“法律適用、爭議解決與其他”項目。該協議第15條第2款規定,凡因本協議引起的或與本協議有關的任何爭議,均應提交貿仲委,按照申請仲裁時現行有效的仲裁規則進行仲裁。順着ofo上相關提示到貿仲委官網“費用快算”查詢發現,爭議金額在20萬元以下,案件處理費最低不少於6000元。爭議金額爲99元時,需要案件受理費100元、案件處理費6000元。

此前,據澎湃新聞消息,天眼查APP顯示,ofo小黃車關聯公司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戴威,已收到多條限制消費令。

網友發問:押金還有救嗎......

一項微博投票顯示,大部分網友的ofo押金還未退還。

不少網友發問:這押金還能退嗎?

也有網友質疑:這錢扣到哪裏去了......

你的押金退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