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戲行業有個奇怪的現象,很多遊戲媒體發佈分析遊戲的文章下面會出現很多這樣的評論:“不專業”“小編到底玩過這遊戲沒?”“搬過來就是自己的?”“黑即正確?”。

外行人看了認爲罵的對,該罵;而內行人看了,心窩子就跟被揪住了一樣難受。

被罵多了的一部分媒體開始不敢寫分析遊戲的文章了,改去搜集新遊發售的信息,將一大堆新遊發售時間集中,每款遊戲配個圖後再複製一段遊戲介紹……就這樣,一篇莫名其妙但確實存在的3000字軟文出現了,這樣的模式還有非常多的遊戲媒體在用。

“垃圾”的軟文看的多了,玩家開始更願意去看高玩玩家寫的,因爲相比定位爲“專業”的遊戲媒體來說,高玩玩家的定位就不一樣,只需寫的有趣、有用就行,達到了這兩個要求後其實也算是達到了“專業”的門檻,

相比遊戲理解更深的高玩玩家,定位爲“專業”的遊戲公司的新媒體小編寫出來的文章質量反而沒有高玩玩家專業,閱讀量和評論數更是遠遠比不上,這是爲什麼呢?

要知道,能在遊戲公司做新媒體運營的人,本身就是喜歡遊戲、對遊戲的理解不會比高玩差太遠,但爲什麼入職遊戲公司後,卻開始寫不出有深度、有趣的東西?

沒錯,說的就是小編我自己,我要爲自己洗下。

首先就是限制太多。

好一點的遊戲公司會要求2到3天的時間產出一篇文章,差點的公司直接要求1天時間內產出一篇!!

而1天寫一篇是什麼概念?

首先每天都要找一款有熱度的遊戲,然後去玩透這款遊戲並找到遊戲的爭議點和亮點,再定好標題和寫作角度,最後產出有深度的文章。

裂開,就算算上加班共12個小時,資深玩家都不敢打包票說一天就能“喫透”一款研發了一年甚至幾年才成型的“有熱度”的遊戲,而一個連上班都不準玩遊戲的小編如何做到“喫透”並寫出一篇有“深度”的文章?

就算寫出來了又能寫的多好?

成噸出現的垃圾文章真的不能怪新媒體小編啊,而是這些遊戲公司真的沒點逼數。

其次就是身負kpi, kpi則決定工資!

一款大型的單機端遊剛發售沒多久,嗯,有很高的熱度,但爲了kpi(工資),哪還會管你資深玩家玩沒玩明白?先把遊戲分析的文章發出來蹭了熱點再說,閱讀量爆了,工資到手就行。

質量?工作前期可能還會注意,到後期了直接無視。

這種沒玩明白就開始寫,對不對不知道!會不會被罵更是不管!能蹭熱度就立馬蹭!的文章,直接導致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惡性循環:出來早的文章質量低,把玩家耐心耗光,質量高的文章寫得慢,發出來後沒有玩家看,沒人看就沒有流量,沒流量就沒人再去寫質量高的文章,玩家看不到高質量的文章看就只能去看質量低的,質量低的文章都有人看就寫的人更多了……

所以各位玩家在看到這種質量低的文章時,不要只罵小編,人家畢竟也要養家餬口(得聽話啊),該罵的應該是他們背後的公司,將背後的公司罵醒後,小編就能有時間寫出更專業的文章,逐漸將惡性循環轉變爲良心循環,而高質量的文章多了後也可以給開發遊戲的公司帶來一定的監督效果,這樣遊戲行業纔會開始變得更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