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我们成人做不到对所有的事情都能保持高度专注,只能在自己职业范围或者感兴趣范围内保持较高的专注度一样,孩子也是如此。

同样,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受到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家庭、学校(职场)、社会和自己。专注力也不例外,同样会受到这四个方面的影响。

所以,孩子专注力不稳定,不一定是孩子的问题。

下面听程老师来分析造成孩子专注力差的原因,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一、大脑发育尚不完全

当孩子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时候,大脑神经不断被打断、重塑,加之承担大脑CEO角色的前额叶发育不完全,就导致孩子对自身能量调用、情绪管控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简单来讲,如果孩子喜欢看电视、或者玩游戏,由于对自身情绪管控不足,也就是自制力不够,假若家长不及时进行管控,孩子每天睡眠不足,第二天的专注力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或者,如果孩子不喜欢从事某项活动(比如画画、写作等),但是在家长强迫之下不得不做的时候,孩子就很容易显得疲劳,在其他方面的专注力就会明显显现出不足。

二、孩子对于某一方面的兴趣

作为成人的我们经常会做这样的事情:如果遇到好看的、感兴趣的电视、书籍或者游戏的时候,经常会保持很长时间的专注,传说中的追剧一族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同理,孩子在这方面也是一样。我家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这样的特征:

当孩子在看书、玩乐高积木或者拆东西(不喜欢的玩具,尤其是电动汽车之类)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异常地专注,甚至可以保持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完全违背了那个年龄段孩子专注力维持的时间。

包括当他上初中后,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进行编程练习的时候,也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专注。而这种专注和他平时做作业时候的专注度完全不具备可比性(这也许是大多数家长为之头疼不已的原因吧)。

三、社会(学校)因素的影响

有个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这个名词来源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次实验:

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

当然,之所以这些教师会相信测验结果,是因为罗森塔尔本人具有非比寻常的权威性,使得他们从内心相信这些名单上的学生,会有所不同,故此给予了非比寻常的关注。

日本IHM研究所所长江本胜通过多年研究,写出的那本《水知道答案》,同样也证明了在善意环境下水分子的结晶形状要比在恶意环境中的结晶情况要更加美丽。

通过程老师十多年对各个年龄段,上千名学生的观察,当学生喜欢某一个老师,或者喜欢某一课程的时候,他在这门课程上花费的时间会明显优于其他课程。同样,他们也会收获到较好甚至优异的成绩。

所以,老师能否掌握学生的心理,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对课堂节奏的把握程度,以及手否能够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也会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专注力。

同样,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同学关系,对提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专注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家庭因素的影响

我们经常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语态度、养育方式、教育观念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在大多数家庭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当孩子专心玩耍的时候,父母叫孩子吃饭,如果不起身,有可能就会被斥骂;当孩子在专心阅读的时候,家长叫孩子喝水或者吃水果;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在旁边看手机,或者看电视。

家长很多无意识的行为,甚至包括凌乱而不是整洁有序的家庭环境,都会对孩子原本就相对比较脆弱的专注力造成影响。

结束语

事实证明,孩子专注力偏弱或者不稳定,并非是有孩子本身意愿导致。而是因为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孩子四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想要改善孩子的专注力水平,也必须从这五个方面入手。

家长给孩子营造相对整洁、安静的学习环境;加强与学校老师的交流,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鼓励孩子,给孩子正向激励,尤其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兴趣,同时鼓励孩子拥有自己的爱好;加强孩子时间管理方面的能力。

专注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并非可以一蹴而就,希望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拥有足够的耐心,以及足够的细心和爱心。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下方留言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