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中生代的兩個紀元,儘管在某種意義上都屬於恐龍時代,但是侏羅紀和白堊紀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侏羅紀是距今2.01億年前至1.45億年前,是介於三疊紀和白堊紀中間的一個時期。而白堊紀則是從侏羅紀結束之後一直持續到了6600萬年前,也就是距今1.45億年前至0.66億年前。

雖然侏羅紀和白堊紀都有恐龍,而且恐龍是當時地球的主宰者。但是,侏羅紀是恐龍和其他生物繁衍生息最鼎盛的時期。侏羅紀被稱爲“巨龍時代”,因爲經歷了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之後,恐龍才真正崛起,成爲地球霸主。

在這個過程中,恐龍的體型不斷增大,出現了像雷龍、腕龍、巨極龍、中加馬門溪龍這樣的大傢伙,此外獸腳類、劍龍類及小型鳥腳類是侏羅紀的主要恐龍類羣。在恐龍家族中出現了一羣長羽毛的傢伙,比如近鳥龍、始中國羽龍、始祖鳥等,古生物學家認爲最早的鳥類在侏羅紀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侏羅紀的昆蟲更加多樣化,有點類似我們今天的熱帶雨林環境,大約有一千種以上的昆蟲生活在森林中及湖泊、沼澤附近。除原已出現的蟑螂、蜻蜓類、甲蟲類外,還有蠐螬類、樹蝨類、蠅類和蛀蟲類,這些昆蟲絕大多數都延續生存到現代。

而白堊紀則不同,經過了三疊紀和侏羅紀的發展和進化,到了白堊紀,許多大型的恐龍和一些蛇類以及小型的哺乳動物開始出現,而且在這個時期被子植物開始繁衍。白堊紀時期恐龍依然佔有優勢地位,但是出現了更多的類型,比如長着頭盾的角龍家族,披着骨片的甲龍類,腦殼很厚的腫頭龍類,扁嘴巴的鴨嘴龍類,還有更巨型的巨龍類。

即便是食肉恐龍家族之中也出現更大的分化,比如小型的阿瓦拉慈龍類、馳龍類、傷齒龍類、竊蛋龍類,大型的鯊齒龍類、暴龍類、阿貝力龍類,還有完全素食的鐮刀龍類等。除了恐龍,白堊紀的鳥類和哺乳動物變得更加多樣化,同時被子植物開始興盛,取代了裸子植物的地位。

中生代的侏羅紀與白堊紀,經歷了約1.5億年,是地球上各種生物最輝煌的時期,雖然沒有高級的生命出現,但爲新生代人類的出現打下了堅實基礎,而我們人類目前才經歷200萬年左右,相比較恐龍時代的生命歷程還非常遙遠,珍惜吧,我們的地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