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9月12日起,一條關於座頭鯨在鱷魚氾濫的河流中出現的消息,引發大量網友關注。據悉,最初的目擊者是一位海洋生態學家和他的朋友,2020年9月2日他們沿着澳大利亞卡卡杜國家公園的東鱷魚河溯流而上,進行爲期8天的垂釣之旅中,發現在東鱷魚河離入海口20公里有大量鱷魚的河水裏,出現了三個龐大身影。

起初他們並不確定自己看到的是什麼,在反覆確認後他們纔在驚訝中將自己的發現報告了當地政府。於是這起當地前所未有的目擊事件,不但震驚了當局和當地人,還引起了生物學家們的高度關注。

隨後卡卡杜國家公園與政府當局合作,開始收集有關這起“不尋常事件”的數據,併成立了一個專家組來監測鯨魚,在必要時計劃干預措施。同時將東鱷魚河從入海口到上游約30公里處設爲臨時禁區,禁止任何船隻通過。

對於設立禁區剛開始有些人是不理解的,因爲好多慕名前往的遊客都準備乘船去觀賞這一獨特景象。但專家組解釋說,設立禁區非常必要,這是爲了避免船隻與鯨魚發生碰撞,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船隻碰撞是威脅座頭鯨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

連日來網友們也在實時關注着這些鯨魚的狀況,有些網友開始擔心它們可能會遭到鱷魚的襲擊。據介紹東鱷魚河的鹹水鱷魚棲息量非常大,完全可以說是一個鱷魚的世界,雄性鹹水鱷魚可以長到6左右米,約重達1000公斤!作爲世界上最大爬行動物、最強咬合力動物和“冷血殺手”,它們似乎沒理由放過送上嘴的鯨魚肉。

但專家組表示鑑於座頭鯨龐大的體型,我們無需擔心鱷魚會對它們造成威脅,而且通過多日以來從直升機上的觀測,當地鱷魚無視了這些“入侵者”,對座頭鯨一點興趣都沒有,專家組認爲更應該擔心它們擱淺。

專家組稱,最後一次觀測到三頭鯨魚時,它們正處在一個即使是退潮也有水的地方,鯨魚並沒有觸到河牀,但離河牀很近。在此之後,有兩頭鯨魚消失蹤跡,也許它們已經返回海里,但由於河水能見度很低暫時還無法確定。

專家組對唯一一頭可見鯨魚的監視還在繼續,它的長度約在16米左右,體重約30噸,它可能不想通過淺淺的入海口回到海里,但繼續遊向上遊必然會擱淺。爲此專家組正在衡量,是否需要使用船隻從上游將它一路驅逐進大海。對鯨魚來說,最好的情況是自己返回大海。

與此同時“座頭鯨爲什麼會在這裏出現”?也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座頭鯨作爲巨型海洋生物,根本不會生活在鱷魚出沒的熱帶河流裏,要知道東鱷魚河的河水溫度高達27攝氏度,河水渾濁的就像一杯濃咖啡。然而,它們卻來了!

關於這個問題,有專家表示這些鯨魚可能只是在洄游途中“拐錯了彎”,迷路了。

的確,座頭鯨每年都會進行有規律的南北洄游,每年洄游的距離可達上萬英里。在冬季座頭鯨會洄游到溫暖海域求偶,並在冬季進行繁殖。但它們從來不會迷路,而且洄游的路線幾乎是直線。

科研人員曾對十數頭座頭鯨做過定位跟蹤,然後驚人地發現在洄游過程中,座頭鯨偏離洄游路線不會超過5度,即使在天氣及洋流的影響下,它們的洄游也幾乎報此直線,最大偏離角度更是不超過1度。很顯然,關於“拐錯了彎”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還有一種說法是,座頭鯨被魚羣吸引誤入東鱷魚河。而且有證據表明東鱷魚河中不但有大量鱷魚,也有衆多魚羣。但問題是成年座頭鯨在夏季以極地地區的磷蝦和小型魚類爲食,但在整個冬季它們洄游、分娩和繁殖時都不進食,而是以身體儲存的脂肪(即鯨脂)爲養料。這樣看來,此說法似乎也不準確。

目前座頭鯨是如何在這條河裏出現的還是個謎!

但不管怎麼說,座頭鯨都是一種友善的物種,它們不但會保護其他動物(如海豹和其他鯨魚)不受虎鯨傷害,還曾保護潛水者免受虎鯊的攻擊,所以希望這頭還在東鱷魚河裏的座頭鯨,早日迴歸大海,畢竟在冬季還有求偶和繁殖的“大事”在等着它呢。

最後一起聽一段座頭鯨在水下的叫聲吧。

Haunting song of humpback whales
00:43來自動物與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