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影壇,有一個大佬級的人物,他就是陳惠敏。陳惠敏從小熱愛武術,練就了非凡的身手。他曾於1972年代表香港參加東南亞武術大賽,將對手擊敗贏得冠軍。1983年,年近四十的陳惠敏在“世界精英搏擊大賽”上僅用時35秒便將對手擊敗。

憑藉好身手打出名氣的陳惠敏和當時炙手可熱的功夫片演員李小龍結識,陳惠敏出拳速度快,李小龍腿法凌厲,所以在當年有“拳有陳惠敏,腿有李小龍”這樣的說法。陳惠敏比李小龍小四歲,他曾在訪談中表達了對李小龍的敬重之情。他表示,“功夫巨星”只有一個,那就是李小龍。

在當時,大家不會想到,如日中天的李小龍會突然離世。1973年,32歲的李小龍在香港逝世,那一年,他的兒子李國豪8歲,女兒李香凝只有4歲。李小龍1971年返港後共拍攝了四部完整的電影以及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而這幾部作品,令他收穫了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和聲譽。李國豪在成年後,也選擇進入了電影行業,1986年,李國豪回到香港發展,從而有了與陳惠敏合作的機會。

多年後,陳惠敏在訪談節目中回憶起李國豪合作的經歷,表達了對李國豪的不滿。當年,日本的一家電影公司找到陳惠敏,希望陳惠敏推薦一位動作演員參與他們電影的拍攝。考慮到李小龍的影響力,陳惠敏選擇和李國豪一起到日本同製作人見面,同行的還有同樣初出茅廬的王敏德。結果,與製作人見面時,陳惠敏和王敏德都選擇了較爲正式的西裝,而李國豪則穿了一條牛仔褲,顯得有些漫不經心。

隨後,製作方向李國豪開出了合作的報酬。一年拍攝兩部電影,一部電影片酬爲250萬。對於還是新人的李國豪來說,這樣的片酬已經十分可觀了。但是,製作方還有進一步的要求,那就是李國豪要在電影中模仿父親李小龍的動作。聽到這,李國豪當即選擇拒絕。李國豪表示,要形成屬於自己的動作電影風格,不希望活在父親的光環下。製作方又進一步解釋道:你是李小龍的兒子,你模仿李小龍大家更容易接受,這是你的優勢。但李國豪還是不同意。之後,陳惠敏還和李國豪因爲他國籍的事發生了爭論,李國豪強調自己是美國國籍,因爲這句話,陳惠敏掌摑了他。

因爲特殊的成長經歷,李國豪的性格中多了一些的自卑和要強,他渴望觀衆記住他本人,他渴望靠自己的努力收穫成功。接觸過李國豪的人許多都表示,他有些高傲,而這一性格特質,被陳惠敏直言:得罪很多人。李小龍父子的離世常常令人唏噓,在實現理想的黃金時期意外離去,怎能不叫人感到可惜?離世47年,李小龍的武術哲學和截拳道仍在影響着世界,李小龍對武術的探索,是一段征途。這段勇士的征途,依舊令無數人回味至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