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則縣域興,產業強則縣域強,特色產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近日,河北縣域特色產業雲端擂臺賽在石家莊舉行,由河北8個縣市政府以及企業負責人組成的戰隊登臺打擂,一較高下。擂臺賽是一個展示舞臺,今天小編爲您推薦參賽者之一——清河縣羊絨產業的發展情況。

沿清河縣揮公大道一路向東,兩側企業一個接一個,昭示着這裏是一個經濟重鎮。世界羊絨看中國,中國羊絨看清河。一個既無牧場也不養羊的平原縣,卻享有“羊絨之都”的盛名。

消費者在清河羊絨小鎮選購羊絨服飾。(資料照片) 河北日報記者趙永輝攝

技術創新,塑造品牌形象

羊絨被稱爲“軟黃金”“纖維鑽石”,交易中常以克論價。

作爲整個產業鏈條的首環,羊絨的質量尤爲重要。近年來,清河縣與中關村合作成立羊絨產業創新中心,加強羊絨功能材料研發,又聯手中科院相關院所合作建設創新實驗室、創新創業學院,爲羊絨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紅太集團坐落於清河縣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8年,是一家中德合資企業。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經形成了集牧草種植、絨山羊養殖、羊絨分梳、染色、紡紗、針織、製衣、銷售於一體的羊絨全產業鏈條企業。目前,紅太集團擁有自主品牌“紅太”和德國合作品牌“FTC”,年產羊絨製品50餘萬件,產品遠銷西歐、北美、東亞等20餘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國內企業大多數只能出產細度16微米左右、長度30毫米左右的普通羊絨,即使國際品牌也大多使用細度爲15微米左右、長度在36毫米的羊絨原料。紅太集團與西北農大、中國畜牧業協會羊業分會、河北農大等多家科研院所、大專院校技術合作,成功繁育出產絨細度14微米左右、長度45毫米左右的超細絨山羊——“紅太優質絨山羊”。該優質絨山羊所產羊絨白、細、長,製成的衣物輕、暖、美,從根本上改良提升了羊絨品質,爲品牌發展打下了最堅實基礎。

“設計+”,提升品牌附加值

清河是全國最大的羊絨加工集散地、紡紗基地和重要的羊絨製品產銷基地。但在過去,由於品牌、設計、研發的不足,清河羊絨長期處於產業的中低端,爲國內外多個知名品牌供應羊絨、紗線乃至代加工成衣,幹着產業鏈九成的活兒卻只掙到一成的錢。

爲破解這一發展瓶頸,近年來,清河縣以“設計+”爲突破口,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與深圳工業設計行業協會、中國流行色協會合作,引進國內外頂尖設計師團隊入駐,搭建清河羊絨設計研發中心、工業設計創新中心、原創設計與展示中心等平臺。該縣還出資3000萬元與武漢紡織大學等3所高校、10家服裝設計機構合作,成立省級羊絨產業技術研究院,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推動工業設計成果產業化,180多家企業直接受益。

從2018年開始,紅太集團通過與意大利、瑞士和深圳等地的頂尖設計團隊深度合作,除了研發設計新產品,還從包裝設計、款式風格和市場定位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調整,加強了品牌影響力,提高了產品市場認可度,產品價格平均提高了15%,2018年公司銷售額同比提高了18.3%。短短兩年的時間,“紅太”品牌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2019年推出的“天池”“寄滄海”等系列羊絨時裝成功登陸中國國際時裝週、中國國際品牌服裝時尚深圳展,獨樹一幟的設計、材質,備受客戶青睞。

清河縣建成的國內首家集研發設計、時尚展示、流行趨勢發佈於一體的“中國羊絨時尚館”,讓區域內企業掌握國際羊絨流行趨勢,提高品牌定位。曾經讓清河代加工企業望之興嘆的國際高端品牌價位,如今已出現在清河羊絨品牌“紅太”的新品上。

在區域品牌創建方面,清河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高端展會,打造清河羊絨區域品牌。除自己舉辦中國清河國際羊絨及絨毛製品交易會外,還積極參加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專業展會,以此提升清河羊絨的“溫暖力量”。通過挖掘“清河羊絨“的品牌價值,清河不僅成爲世界羊絨產業的技術高地、設計前沿、品牌集羣與產銷中心,還成爲羊絨服飾流行色彩、時尚元素、前衛款式的發源地與風向標。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