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代表着智慧與冷靜,從科學的解釋是因爲藍色的冷色調會讓人更具理智,與代表內燃機的炙熱紅色恰恰相反,這也是爲何藍色成爲了電動車和混動車的標誌色。別克則直接用藍色爲旗下的VELITE新能源車命名,微藍系列由此誕生。

MoMo此次試駕了別克剛上市不久的微藍7純電SUV,17.98萬元起的親民售價讓微藍7成爲這個價位自主品牌的完美替代品,不但品牌更有優勢,基於通用全新的純電專用平臺也讓微藍7在技術上有着同價位的“油改電”無法比擬的優勢。

首先坐進微藍7的車內就能明顯感覺到這是一臺純電平臺打造的車型,電池與底盤是一體化設計,駕駛室下部分不會被電池組侵佔,所以坐在微藍7的駕駛室內感受是與正常汽車無異的,不會有“油改電”那種被架起來來的高坐姿。還有最關鍵的一點,純電平臺在安全性方面也要遠遠優於“油改電”。

得益於純電平臺,同樣尺寸的車沒它電池大,配同樣大電池的車沒有它空間好。微藍7的車身尺寸爲4264×1767×1618mm,軸距2675mm,作爲一款的小型SUV卻能夠擁有500km的NEDC綜合續航里程,可以確定地說微藍7就是同級別最強了。北京現在正處於不用開空調不用開暖風的季節,微藍7的百公里電耗最低至13.1kWh,一天的試駕下來,剩餘續航里程依然過半。

微藍7上搭載了別克新的eMotion智能電驅技術,永磁同步電機佈置在前軸,最大功率爲130kW(177PS),最大扭矩360N·m,百公里加速8.6s。電池電芯由LG化學提供,電量爲55.6 kWh,30分鐘充電可行駛213km,60分鐘充電續航379km。

微藍7配有3種駕駛模式,普通模式、運動模式、單踏板模式。MoMo喜歡這種簡單明瞭的感覺,D擋普通模式適用於99%的駕駛場景,另外兩個模式有明確的需求差異,省去了模式選擇的麻煩與糾結,對於不懂車的人來說也更加友好,什麼ECO/溼滑/巡航等等都是脫褲子放屁,掛擋就它走它不香嗎?

D擋的電門響應非常線性,完全沒有一些電動車讓人暈眩的起步和加速感受,動能回收力度不強,與燃油車的發動機制動力度差不多,舒適自在。日常中低速行駛時的加速或者超車,對於微藍7來說構成不了絲毫的壓力,加速響應又快又直接,電動車加速的特點是這個價位的燃油車難以給予的。

運動模式下動力輸出更加靈敏,同樣的踏板深度,電機的輸出更加強烈,你可以從儀表上看到電機的輸出功率,電門踩下一半時,電機的功率輸出就已經超過100kW(136PS),推背感對於這個級別和定位的車來說超出預期,該模式更加適合在高速超車時使用。MoMo甚至覺得運動模式都可以取消,日常使用頻率低,直接換成偵測踏板踩下的力度來激活更加簡單,畢竟點按還是比較繁瑣,而且有時候突然超車會想不起來。

單踏板模式和普通電動車的單踏板邏輯無差,都是利用電機反拖制動力來減速,同時進行動能回收給電池充電。一般情況下,因爲你無法精準控制電機的制動力,所以每次剎停依然需要踩剎車,動能回收利用並不充分。

最有趣的部分來了,微藍7在方向盤後的換擋撥片位置增加了一個動能回收撥片,這個撥片並不是調節強度用的,而是強制動能回收,相當於利用動能回收當做剎車。與踩剎車的動能回收不同的是,拉下撥片後機械剎車不參與制動,完全利用電機的反拖來剎車,並且可以完全剎停,最高動能回收高到62kW。

雖然每個模式下都可以使用動能回收撥片制動,但是普通模式和運動模式下只拉撥片,完全不踩剎車還是怪怪的,因爲強動能回收制動力再強也不如剎車,你經常會沒有掌握好時機剎不住,最後還得補一腳剎車,顯得手忙腳亂。

所以單踏板模式纔是動能回收撥片的完美搭檔,先鬆開電門進行動能回收滑行減速,滑行得差不多了再拉下動能回收撥片加大減速力度,並根據速度拉下或放開撥片進行微調直至完全剎停。

因爲前半段滑行的自動動能回收已經幫你減慢了速度,所以最後一段距離就非常容易判斷和掌握撥片的介入時機了,可以做到動能“百分之百”回收,這種“一米都不浪費”的成就感讓人非常上癮,樂趣十足,用起來完全停不下來(不是車停不下來,是人停不下來)

微藍7採用前麥弗遜/後扭力梁式懸掛,別看是小車,但底盤的調校依然是別克式的沉穩,細小振動過濾得很徹底,足夠安逸,但是對於大沖擊的化解不夠充分,可能是考慮到懸掛對於電動車更重的車身下的支撐性,避震並不是很柔軟。

方向盤的轉向力度倒是比較輕柔,符合車型定位,日常城市駕駛非常順手。NVH的表現也一直是別克的優勢,即使在微藍7這樣的小車上也依然如此,電流極小,胎噪抑制很好,高速風噪也算說得過去。

總結:

即使定位於小型車,500km續航依然保證了別克微藍7處於電動車的第一梯隊,作爲合資車型,價格在10~20萬之間的新能源主戰場更有優勢,而且相比同級別、同價位競品糊弄事兒的“油改電”,純電平臺科技含量更高,在空間、操控、安全、佈局等方面都有優勢。

從90年代的GM EV1,到之後的雪佛蘭Volt、Bolt、別克VELITE 5、再到如今的微藍6和微藍7,可以看到通用在新能源車上的巨大進步。正如通用前首席工程師彼得·薩瓦吉安(Peter Savagian)所說“電動汽車虧錢也得做,不做學不到東西也沒辦法找到未來的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