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趙子強

9月16日,A股市場震盪回落,滬指下跌0.36%,兩市量能合計不足7000億元。在疲弱的市場中,銀行股早盤一度出現快速拉昇,截至收盤上漲0.23%,資金也開始向該板塊聚焦,大單資金淨流入額達5.15億元,成爲各板塊資金淨流入最高的板塊。

具體來看,36只交易的銀行股中,有23只呈大單資金淨流入,佔比63.89%,其中,包括寧波銀行(1.15億元)、平安銀行(1.05億元)、招商銀行(7268萬元)等在內的14只個股淨流入額均超1000萬元,合計淨流入6.32億元。

對於資金大量淨流入,繹博投資基金經理王陽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儘管銀行股增速較慢,但具有很高的安全邊際,因此有部分資金在市場不穩時會選擇配置。”。王陽林認爲,從前瞻PB看,A股銀行股估值處於歷史估值最低位;從業績預期看,受益於國內GDP高質量較快增長,預計銀行業資產總額大體同步GDP增速,大中型銀行淨資產保持10%左右增長。

估值低則是銀行股逆市上漲與抗跌的基礎。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表示,作爲低估值板塊的代表,銀行股近期在大盤調整中表現是比較堅挺的。在疫情的衝擊下,今年銀行向實體讓利導致主要銀行的淨利潤有所下滑。但是,市場今年經營的預期已比較充分,即使考慮這種因素影響,銀行板塊的絕對估值也處於歷史的低位。因此銀行板塊的底部是比較紮實的。

消息面上,央行發佈了8月金融統計數據,社融新增3.58萬億元,同比多1.39萬億元,對實體人民幣貸款增加1.42萬億元,同比多增1156億元;M2同比增長10.4%,M1同比增長8%。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星石投資首席研究官方磊表示,預計A股流動性驅動帶來的估值抬升的空間將會受限。方磊表示,2020年上半年,股市上漲主要得益於兩個方面:一是國內外流動性的寬鬆;二是疫情得到控制之後經濟基本面的修復。其中,國內外流動性寬鬆帶來的估值提升佔據主導地位;而下半年隨着國內非常規型貨幣政策逐步退出,海外貨幣政策繼續寬鬆的空間也相對有限。

儘管在對A股整體上漲判斷的樂觀度有所下降,但基於8月金融數據和估值水平,業內分析師卻普遍表達了對銀行股的看好,《證券日報》記者整理了五大券商機構對銀行板塊的點評。

興業證券表示,中期而言,銀行業外部影響因素——監管及宏觀經濟已出現逐步的改善,同時目前較低的估值水平提供了充足的安全墊空間。另一方面,資本對於銀行利潤的約束或構成了基本面向下有底結論的穩定基礎。考慮行業基本面穩健、估值低位帶來的安全邊際,維持行業推薦評級。

中銀證券認爲,經過前期調整,目前銀行板塊估值對應2020年爲0.74倍PB(預測PB),具備低估值、低倉位的特點,我們認爲隨着國內經濟形勢的逐步轉好,板塊後續季度配置意願有望提升,看好板塊絕對收益。

“宏觀經濟改善趨勢非常明顯,監管壓力最大的時期已經結束,中報除證明對利潤監管並未一刀切之外,也證明了各項經營指標非常穩健。”申萬宏源維持看好銀行板塊的判斷。

天風證券認爲,當前銀行(申萬)指數估值僅0.58倍PB,爲歷史低位,對於銀行股沒有必要悲觀。後疫情時代,國內經濟穩步復甦,疫苗落地可能性上升,支撐銀行股估值合理修復。

東北證券也看好銀行股的估值修復。認爲8月份信貸結構繼續向好,經濟活動逐漸迴歸常態。銀行股受疫情影響恐慌性的大跌不斷修復,預計4季度社融數據雖有所收斂,但依舊穩健。隨着經濟的復甦回暖,銀行的經營壓力將得到緩解,估值具有修復空間。

表:週三銀行股市場表現一覽

製表:趙子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