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羣衆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而在我們湖北荊州,作爲楚文化的發源地,曾經還是楚國的都城,這裏不僅有着大量的人文歷史古蹟,同樣也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爲了更好地傳承荊楚大地的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荊州市沙市區的北京東路上,專門建立了一處“荊州荊楚非遺傳承院”,成爲大家體驗非遺,感受民間工藝和荊楚文化的地方。

荊州市荊楚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能傳承院(簡稱傳承院),依託長江藝術工程職業學院設立的非遺傳習保護基地。是湖北首座民辦綜合非遺博物館,以"見人、見物、見生活"爲理念,館內一件件藝術精品令人叫絕!

比如在:磨鷹風箏館內,我們瞭解到“磨鷹”風箏的製作過程,聽技藝師傅現場給我們講述:是集扎、糊、繪、放傳統技法之大成,即鷹頭、身軀部造型突出高挺,雙眼部鏤空並裝配亮彩且能轉動的“活眼”物體,巧借風力閃轉靈動。在風箏抖線結構上,採用一個支點、一根抖線的獨特技法與結構。在抖線安裝上,在身中點偏左或偏右的區位安裝抖線,而呈現出暫不對稱之狀,從而爲“磨鷹”升空後盤飛並實現平衡,都是非常具有智慧的。

傳承民間工藝,弘揚荊楚文化,荊州荊楚非遺傳承院,不僅向大家集中展示豐富多樣的荊楚非遺技術,還能讓大家在這裏親身體驗到荊楚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傳承院還特聘多位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技藝大師爲基地教師,開展傳承手工藝教學、保護生產和技藝創新工作。如果你來此就會發現,很多學生就在這裏,進行荊楚非遺技術的學習。看着一個個稚嫩的面孔,認真學習的模樣,真正的體現出“傳承”二字。

弘揚中華文化,是青少年研學旅行、文創孵化、互動體驗,國學講座,古琴培訓等特色旅遊地,人們通過體驗荊楚民間手工技藝,體驗匠心精神,感受非遺文化。

【十二個展館】傳承院建有“大漆文化展楚式漆器技藝展、大師漆器作品精品展、荊州市非遺項目展、荊河戲劇院、荊作楚生活體驗館等12個場館。

【荊楚十八匠工坊】包括“楚式漆器飾技藝、楚式斫琴、磨鷹風箏、郢城泥陶、淡水貝離、楚簡製作技藝、荊楚刺繡(楚繡、漢繡)、葫蘆器製作、離花剪紙等非遺項目

【六大技藝體驗】技能傳承院裏有很多技藝體驗場館,有:葫蘆烙畫體驗工坊,楚秀體驗工坊,雕花剪紙體驗工坊,磨鷹風箏體驗工坊,淡水貝雕體驗工坊,泥陶體驗工坊

【詳細地址】湖北省荊州市北京路特一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