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9月17日上午消息,2020雲棲大會今日開幕,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在開幕式上表示,新技術既是戰勝疫情、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的新力量,也是全速開創人類共同未來的新力量。

此次雲棲大會上,張勇分享了三個與新技術有關的故事:

2月5日凌晨5點,第一個版本的疫情防控健康信息碼雛形在杭州誕生。產品上線前半小時一迭代,上線後半天一迭代,2月7日,餘杭區率先發布“餘杭綠碼”並開放註冊和信息填報;2月11日,杭州健康碼在支付寶上線;一個星期後,這張小小的碼在超過100個城市落地,爲危急時刻中國抗擊疫情、復工復產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2月15日,達摩院的AI技術被應用到對新冠肺炎臨牀診斷上,它可以在20秒內判讀對新冠肺炎疑似案例CT影像,最終識別準確率達到99%。通常情況下,看完50個病例,醫生可能要花8小時的時間才能診斷完,但在AI的輔助下,短短10分鐘就能實現這樣的工作。

3月1日,釘釘發佈日語版在家辦公指南,日本的企業員工、學生和老師像中國一樣切換到了在家上班上學的模式,“山川異域,風月同‘釘’”一時成爲流行語。在峯值時段,超過100萬個班級同時在釘釘上課,阿里雲擴容超10萬臺雲服務器作爲支撐,讓人們在手機屏幕前與世界各地的同事、客戶、合作伙伴緊密相連。

張勇說,阿里巴巴爲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準備了20年,疫情的爆發讓人們看到,過去20年間打下的數字化基礎可以有更廣闊的使用範圍,產生更深入的影響。“也許在平時,我們不曾有這樣的機會,把尖端技術應用到醫療一線。但在疫情特殊階段,社會化合力爆發了新力量,新技術和產業、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結合在一起,帶來巨大的生產力。”

新技術是雲棲大會的重要議題之一,也是阿里巴巴“五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會開幕前一天,“五新”之中”新制造”的一號工程犀牛智造正式亮相。它通過小單起訂、快速反應的柔性製造模式實現了“按需生產,以銷定產”,有效降低了中小企業創業的供應鏈門檻。

2018年,阿里巴巴“五新”戰略全面加速,張勇指出,新技術是“五新”的引擎,新能源和新技術完美結合,才能真正驅動數字中國的發展,走向波瀾壯闊的物聯網世界。一年後的雲棲,張勇提出,“五新”正在走向“百新”“萬新”,阿里巴巴的數字化能力不僅能服務於數字商業和生活,也開始爲更廣泛的數字公共服務提供助力。

張勇表示:“這些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今天在疫情影響的社會背景下、但同時又在全面走向雲智能的大時代面前,我們所面臨的共同挑戰和共同機遇。而新技術代表的新生產力,一定是我們全速地戰勝疫情、開創未來最好的原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