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7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在省级推荐、第三方评审的基础上,对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进行认定,被认定的100家单位,其中包括“修文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据悉,修文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涉及修文县龙场、扎佐、景阳、谷堡、洒坪等乡镇(街道)32个村,总面积315平方公里。该园区依托修文猕猴桃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市场拓展,形成种植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带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该园区确定了“两核、三区、多园”的空间布局,统筹布局猕猴桃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旅游、文化、研发、服务和园区旅游、文化等功能板块,形成综合服务与创新孵化核心区和科技示范核心区“两核”驱动,山地特色农业生产区、农产品加工物流交易区、阳明文化体验区“三区”支撑,各种内涵休闲农业主题园“多园”辐射的发展格局。该园区将依托修文猕猴桃资源优势,突出精深加工产业集聚效应,通过1年的努力建成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一二三产融合、辐射带动有力的示范园,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

  据悉,修文县地处黔中经济区和贵阳北部新区的重要节点,是连接川渝、南贵昆经济区大通道,因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在修文讲学悟道,被誉为“王学圣地”。修文县是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县、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县和省大健康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县、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

  多年来,贵阳市委、市政府大力关心和支持修文猕猴桃产业发展,出台《关于加快修文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意见》,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明确具体政策支持措施,修文猕猴桃产业因此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不断延伸,逐步成为引领全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今年9月上旬,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下发《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的通知》,贵州省成功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4个,修文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进入创建名单,成为贵阳市首次申报并创建成功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姜继恒 代 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