顳頜關節是顳骨下頜窩與下頜骨髁突相互形成的一個結構上比較鬆散的關節,滑膜結構使得關節可以大範圍地旋轉和滑動,關節盤的緩衝功能可產生巨大和反覆的力量用於咀嚼。而當肌肉、關節盤或者兩者都收到損傷時,會出現張口受限、咀嚼疼痛,關節活動出現彈響,以及疼痛轉移至臉部頭皮的現象,此時,我們就患上了顳頜關節紊亂症。

那麼爲什麼我們會患上這樣的疾病呢?很多時候,患者來就醫都是突然出現了張口不能,或者喫飯時出現巨大彈響導致頭痛的症狀。這時就會出現一個誤區:是不是我的牙出現了問題呢?於是紛紛去找口腔科醫生去看牙,而在檢查牙齒問題的同時,由於長時間張口過大等原因又會進一步導致顳頜關節的受損,疼痛就更加劇烈了。最終找到合適的醫生之後,又會向醫生髮出這樣的疑問:我爲什麼會得這個病呢?

原因有很多,從生理結構上來說,有可能是因爲關節不正常的解剖構造或牙齒的排列生長而使得應力增加,關節盤內部紊亂;或是由於摔倒等外傷導致;或是因爲喫東西用力不當,長期關節受到壓迫或風溼性疾病等原因,都有可能是我們患上顳頜關節紊亂症的誘因。

在生活中顳頜關節紊亂症十分普遍,很多人會發現自己張口過大時臉頰兩側關節處會發出“咔咔”的響聲,在用力咀嚼時,也會出現疼痛,但是由於症狀輕微易恢復,便很少給予關注,等到症狀不能自行緩解的時候纔來就醫,此時的顳頜關節已經處於一個受損比較嚴重的時期,想要在短時間內恢復到正常狀態是很難的。

那麼爲了預防這種情況發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呢?

1. 喫東西時注意兩側都要咀嚼。很多人平時喫東西時都不注意這個問題,不僅會影響一側顳頜關節受到的壓力,也會使一側咀嚼肌同另一側發育有差異,嚴重的會導致“大小臉”,即兩側面部不一樣大小。當然,如果真的一側牙齒有什麼問題,也要儘快修補好,因爲一側牙齒不適會導致用另一側咀嚼過多,也會出現影響顳頜關節的問題。

2. 放鬆的時候注意不要咬牙。我們平時放鬆不喫飯也不說話,嘴部不進行任何活動的時候,上下牙齒是不會緊緊咬住的,此時上下牙齒之間是會留有一個細小的縫隙。很多人精神緊張或是壓力大、天氣寒冷時,都會一定程度上“咬緊牙關”,這對於顳頜關節來說也是有壓力存在的。

3. 避免喫很硬的東西或者張口過大,時間過長。有些人天生的關節解剖結構註定容易患上這類疾病,在日常生活中,一旦臼齒咬到過硬過大的東西時,顳頜關節就會出現疼痛,更甚者打呵欠都會出現明顯的彈響,此時就更應該引起注意,儘量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包括經常喜歡嚼口香糖的人羣,一旦你的顳頜關節出現問題,以後都不要有此類行爲了。

4. 睡覺姿勢和習慣。我們在睡覺的時候,儘量採用平臥或者側臥的方式。很多人喜歡夜裏趴着睡覺,這不僅阻擋了我們正常的呼吸,對我們的頸椎、腰椎有影響之外,對顳頜關節的穩定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更何況有些患者存在夜裏磨牙的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對顳頜關節就產生了一個非常大的損傷。

那麼如果我們患上了此類疾病,什麼樣的治療會比較有效呢?

比較有效的方式是手法治療加上理療消炎鎮痛。超聲波對於紊亂的顳頜關節可以起到有效的舒展鎮痛作用,使得緊張的顳頜關節得以放鬆,爲後續的手法治療打下基礎。

手法治療:在此我們簡單介紹幾種專用手法,對於緩解顳頜關節紊亂出現的疼痛以及張口受限問題會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1.放鬆周圍肌羣:額肌-顳肌-咬肌-舌骨上肌羣

額肌影響着前額頭痛,有時會引起上眼眶神經的壓迫。

顳頜關節紊亂常會影響到顳肌,特別是有關磨牙、情緒壓力的關節囊外或肌筋膜的損傷,它也是張力性頭痛的來源之一。

咬肌是強有力可將下頜骨向上提的肌肉,所以它常常引發下頜受限。

舌骨下肌羣對於舌頭以及下頜骨休息的正常位置至關重要。

2.關節鬆動術:向內側、外側、後向前以及前向後鬆動緊張的顳頜關節。關節鬆動主要對於修復攣縮和受限的關節囊組織纖維及其正常的延展性,減少關節盤移位和恢復它至正常的功能位置。

3.抗阻訓練:後期疼痛緩解,主動活動大部分正常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在張閉口、左右側下頜關節活動中施加阻力的方式以訓練顳頜關節適應日常活動,加強口周肌羣的力量,增加顳頜關節穩定性。

只有在未發生的時候加強防範,在已經發生的時候避免疾病嚴重,在比較嚴重的時候遏制病情的進展,我們才能夠有力的保護我們的顳頜關節。

作 者:麻醉科 趙文婧

攝 影:麻醉科 宋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