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都市5個區(市)縣開展全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並印發《關於推進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的實施方案》,要求各區(市)縣對已完成公有化標準化建設的村衛生室實行以“八統一”爲基本內容的規範管理, 即對規劃設置、組織、人員、藥械、業務、信息、財務、績效等管理實現“八統一”。

2020年,爲進一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豐富醫共體建設試點內涵,蒲江縣遴選了一批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作爲一體化管理試點,聚焦規範管理、提升技術、強化協作、連續服務,力爭實現 “鄉帶村提能力、村促鄉提效率、鄉村一體共發展”的目標。

村衛生室作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網底,是農村醫療機構的最末梢,鄉村醫生被譽爲“最基層醫療服務的衛士”,承擔着村一級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一般診療服務等職責,在我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衛生室工作的村醫,他們悉知周邊羣衆家常冷暖,哪家有小孩兒要打預防針,哪家老人行動不便需要上門服務,哪家有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他們都瞭如指掌, 是最貼近羣衆的居民健康“守門”人。

精心選派 衛生室來了年輕鄉村醫生

2020年初,蒲江縣西來公立中心衛生院積極試點鄉村衛生一體化建設工作, 23歲的王露遙被選派到了福田村,正式成爲了一名鄉村醫生。

(王露遙與村民交流)

福田村現有戶籍人口2045人, 其中重點人羣有598人,老年人320人,高血壓143人,糖尿病51人。剛到福田村衛生室的王露遙,工作開始也是一頭霧水。

村衛生室來了新人,對村上的情況不熟悉是肯定的,對此,村幹部們都非常熱情地幫助她。

“有一次下鄉做慢病隨訪,人生地不熟,需要村幹部的幫助。但剛來村上,與各組的幹部還不熟悉,有的連面也沒有見過。聯繫了福田村3組的鄭隊長後,他二話沒說幫着我一個個挨家挨戶的通知,這讓我覺得非常暖心。”王露遙回憶道。“剛到村衛生室,辦公條件不好,中午喫飯也是個問題。村委會知道後,不僅爲衛生室提供了電腦和辦公桌椅,還叫我在村委會一起用餐。村上對我們衛生室的工作給了很大支持,對我本人也非常關心!”

原本在西來鎮公立衛生院從事藥劑工作的王露遙努力鑽研,迅速轉變角色,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跑遍了村裏的每一戶,很快準確熟練掌握了鄉村醫生工作流程和重點任務,並做得有聲有色。

“她的工作的確做得很好,特別是慢性病管理,而慢病管理就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最大的難點。在2020年縣級公共衛生服務年終目標考覈的時候,她所在村的慢病控制率、管理率和羣衆滿意率,考覈成績都做到了100%” 。

西來公立中心衛生院院長李偉介紹說。

走村串戶 慢病管理 找到職業的榮譽感

(王露遙入戶訪談)

“村醫工作雖然比不上在大醫院上班,但同樣也是爲人民羣衆健康服務,對此我的父母都很支持我的工作,讓我非常感動。”王露遙說。

在工作中,王露遙發現有些村民對健康體檢不重視,也很不情願,認爲沒有什麼必要。爲了做通羣衆的工作,她反覆到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最終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幫助村民們樹立起了疾病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正確觀念和 “少鹽少糖少油”的健康飲食觀念。有些家庭在她的努力勸說下走進了衛生院進行健康體檢,及早地發現了問題,避免了身體出現大的疾病。現在下鄉偶遇這些村民,村民們都非常地感激她。

(王露遙入戶隨訪測量血壓)

“自從衛生院把王醫生派來後,最方便的就是羣衆了,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和行動不便的人。現在她通過使用電腦、微信、電話、上門服務等方式,宣傳健康政策、開展健康隨訪和日常診療等服務,大家有事兒沒事兒都可以到衛生室測個血壓、量個身高體重或者諮詢健康知識,真真切切給村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而且跟以前相比,人氣也旺了很多。”

福田村婦女主任孫麗娟談道。

“走村串戶的背後,我們給予百姓的是幫助和關心,而百姓給予我們的是信任和滿意。羣衆每每說到感謝的時候,我覺得特別有成就感,在這個崗位上讓我受益良多。”王露遙坦言。

分級診療 做實“健康閉環”服務

福田村村民羅大娘行動不便又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老伴兒耳朵不好,兒女又常年在外工作,王露遙得知後經常會上門給她測量血壓、血糖,開展健康用藥、飲食等指導。如果發現血壓、血糖值控制異常,情況不理想,她就會及時聯繫衛生院醫生諮詢或者轉診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在上級醫療機構治療穩定後回到福田村裏,村醫王露遙又繼續進行隨訪跟蹤管理。

(王露遙在西來公立中心衛生院學習)

(王露遙在西來公立中心衛生院學習)

“在探索開展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中,我們結合醫共體建設,積極落實分級診療,充分發揮村醫在健康管理服務中的 ‘閉環’作用。”西來公立中心衛生院院長李偉介紹道, 一方面衛生院開通轉診“綠色通道”,將鄉村醫生納入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管理,對需要轉診的病人,鄉村醫生可及時聯繫轄區鄉鎮衛生院救護車接送,也可推薦至縣級醫院、特色科室及特色名醫,滿足羣衆醫療服務需求。 另一方面落實健康管理“最後一公里”。針對管理轄區慢病患者、門特病人和出院患者,及時上門訪視,進行健康指導,做到無縫連接,形成真實的“健康管理閉合環”。

(王露遙慢病隨訪)

“下一步,我們將總結前期工作經驗,積極探索‘後疫情時代’村衛生室管理改革,進一步提升鄉村衛生健康服務效率。”李偉說。

目前,蒲江縣已有18個試點村衛生室基本實現“八統一”;初步建立了鄉村分工協作機制,築牢村級衛生服務網底,減少基層醫療機構基本公共衛生中事務性工作,提升了基層醫療機構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了村醫服務能力,實現了“小病不出村”的工作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