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度關聯方曾涉貪腐案,8億“輸血”未見血,誰的博雅生物

記者 |可達

編輯 |1

博雅生物實控人“迷局”持續發酵。

9月16日晚間,博雅生物(300294.SZ)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深圳市高特佳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高特佳集團”)董事長蔡達建遭創業板公司管理部再度問詢,問題仍集中於蔡達建是否爲高特佳集團實控人。

此外,界面新聞記者發現,與博雅生物簽署《原料血漿供應框架協議》的關聯方丹霞生物(現更名博雅廣東)曾涉一樁貪腐案。因爲丹霞生物血漿調撥遲遲未能獲批,博雅生物提前支付的8.23億元血漿採購款也存在打水漂的風險。蔡達建到底是不是實控人?

此前界面新聞曾報道,蔡達建目前可以確定持有高特佳集團43.79%的股權,並通過5家有限合夥公司間接參股,但蔡達建卻表示自己並非高特佳集團實控人。

根據舉報信以及蔡達建9月14日對創業板公司管理部的回覆,其涉嫌通過代持控股上述有限合夥公司中的深圳半島灣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半島灣”),半島灣持有高特佳集團7.7366%的股權。

如果上述消息坐實,那麼蔡達建對高特佳集團的持股將超過51%成爲實控人,同時成爲博雅生物的實控人。

公告顯示,蔡達建實控的佳興和潤、陽光佳潤分別持有半島灣22.6560%、20.7041%的合夥份額,同時蔡達建安排由黃斌、楊琛設立湖州凱佳作爲實施員工股權激勵計劃的持股主體,從廖昕晰(博雅生物董事長)處受讓了半島灣其餘56.6399%的合夥份額。

蔡達建在9月14日的回覆中承認與湖州凱佳簽署了代持協議,但其表示係爲保證湖州凱佳能按期履行轉讓協議的付款義務和股權激勵計劃的順利實施,無意繼續增持高特佳集團股權,亦無意控制湖州凱佳。

不過有媒體報道,代持協議中並未顯示湖州凱佳系實施員工股權激勵計劃的持股主體,具體表述爲“甲方(蔡達建)自願委託乙方受讓來源於原普通合夥人廖昕晰持有的合夥企業566.399萬元出資份額(出資佔比18.8799%),作爲該出資份額的名義持有人,並代爲行使相關合夥人權利;乙方(湖州凱佳)自願接受甲方的委託並代爲行使相關合夥人權利。”

對此,創業板公司管理部在二度問詢中要求蔡達建說明,前述股權激勵計劃履行的審議程序,代持協議是否約定相關股份用於股權激勵計劃,並說明黃斌、楊琛與蔡達建或高特佳集團的具體關係,湖州凱佳是否因代持協議與蔡達建構成一致行動關係,蔡達建是否通過代持協議實際控制半島灣。

界面新聞記者向多位熟悉員工持股平臺架構的機構人士及律師詢問,均認爲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應認定蔡達建爲半島灣的實控人。從文本表述來說,並沒有表決權另行約定的跡象。

創業板公司管理部還要求蔡達建結合博雅生物、高特佳集團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工作經歷、提名人、直接和間接持有博雅生物和高特佳集團的股權比例等情況,說明你是否與博雅生物或高特佳集團其他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股東存在一致行動、股份代持或表決權委託關係。丹霞生物曾涉貪腐案

除了高特佳集團的實控人問題,其同時控股的博雅生物和丹霞生物(現更名博雅廣東)之間的關聯交易同樣令市場側目,博雅生物被質疑在2017年至2019年間向丹霞生物分三次支付採購血漿費用超過8億元,但丹霞生物卻因審批原因遲遲未能出貨,被外界質疑爲博雅生物向關聯方“輸血”,界面新聞此前亦有關注。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在2017年高特佳集團通過併購基金完成收購丹霞生物後,2018年丹霞生物捲入了一樁涉及血漿站設置審批和執業許可的貪腐案件。有業內人士分析,原料血漿調撥申請遲遲未能獲批不排除與遺留問題有關。

2018粵01刑初510號裁判文書顯示,“2013年至2018年間,被告人張偉利用擔任省衛計委醫政處副處長、處長,負責血液管理業務的職務便利,爲廣東丹霞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在本省東莞市塘廈鎮等15家單採血漿站設置審批和執業許可等業務上提供幫助,先後多次收受該公司董事長張某1的賄賂共計人民幣200萬元”。此外,張偉還利用購買及轉讓丹霞生物股權事項獲利超過1400萬元。

上述裁判文書中還提及了高特佳集團,據張偉供述,2015年其得知丹霞生物要籌備上市,提出想購買丹霞生物股權由朋友徐某代持。張偉約定以40億元的交易價格出資1500萬元購買丹霞生物0.375%的股權,但實際上其僅支付了11.25萬元。後續高特佳集團收購丹霞生物,上述股權被以1473.3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了高特佳集團,高特佳集團將錢轉到了徐某賬上。

圖片來源:裁判文書網8億“輸血”打水漂?

2019年4月博雅生物和丹霞生物二度簽署《原料血漿供應框架協議》至今已近一年半,血漿調撥仍未獲批,二者的控股股東高特佳集團已萌生退意,爲這筆交易的前景帶來不確定性。

7月6日博雅生物公告,控股股東高特佳集團正在籌劃涉及公司股權變動的重大事項。9月初,據彭博社消息,“華潤資本擬考慮收購博雅生物的控股股份,且已與博雅生物的大股東深圳市高特佳投資集團舉行了初步商談”。

就在9月7日,博雅生物公告,由高特佳集團派駐的董事曾小軍,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董事職務,同時一併辭去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辭任後將不再擔任博雅生物任何職務。

依照約定,《原料血漿供應框架協議》簽署生效24個月後,雙方未完成原料血漿供應的,該協議自行終止,或經協議雙方協商終止,丹霞生物需返還已支付的血漿供應款項及同期銀行活期存款利息。

但曾連續三年虧損,之後又因被收回藥品GMP證書而停產長達兩年半的丹霞生物,是否有能力償還8.23億元採購款及利息?

博雅生物表示,爲保障公司資金安全:一方面,公司積極推進“調撥申請”、“改變供漿關係”申請的工作;一方面,公司向博雅(廣東)採取“資產使用管理”、“原料血漿共同管理”、“銀行資金共同管理”等措施,保障資金安全。

丹霞生物控股股東深圳市高特佳前海優享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前海優享”)在公告中稱,若丹霞生物未能及時返還博雅生物已支付的血漿供應款項及同期銀行活期存款利息,前海優享將履行向博雅生物返還已支付的血漿供應款項及同期銀行活期存款利息的義務。

丹霞生物存在經營風險,對於高達40億元的併購基金前海優享來說顯然不是好消息。天眼查顯示,前海優享的管理人爲高特佳集團,大股東爲平安證券持股41.28%。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