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公

來源:健識局

近日,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主辦的中國心臟大會2020暨第一屆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醫學大會上,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胡盛壽宣佈:國內首個健康生活方式醫學中心正式成立。

這是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成立十週年之際的里程碑式事件,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參與揭牌儀式並作出重要指示。李斌指出,“健康生活方式醫學中心”的成立,很好地響應了“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部署,順應了“治未病”的行業理念,更代表着“以治病爲中心”向“以健康爲中心”轉移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胡盛壽院士指出,不良生活方式是威脅人類健康的最主要原因,生活方式相關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佔全球總死亡原因的70%。

健識局獲悉,隨着國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中國心血管疾病患者數量正急劇攀升。截至2018年,全國約有2.9億人患病,這也讓冠脈搭橋手術量、冠脈介入治療量飛速發展。

與此同時,我國心血管病發病率以及相關疾病負擔還在以更快的速度發展。

這一切都與不良生活方式息息相關。過去30年,我國吸菸所致死亡人數顯著增加,80%的中國居民每日喫鹽多於12.5g,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居民平均每天喫鹽7.5g的水平。

因此,管控危險因素,做好心血管病一級預防已成爲降低發病率,控制危險因素的關鍵。如何讓中國人過上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目前關注的焦點問題。

在實際生活中,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飲食、活動、睡眠、壓力管理等方方面面,需要從生活細節入手,從改變一個人到改變一個家庭,用“飲食處方”“運動處方”替代“藥物處方”,將健康生活意識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最終達到“健康中國”的根本目標。

有鑑於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指出,希望“健康生活方式醫學中心”在推進心血管疾病關口前移、促進全民踐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方面發揮示範和引領作用;積極推進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以小博大,將國際先進科學技術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積極探索出符合我國國情、適合中國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切實提高國民健康水平。

健識局獲悉,“健康生活方式醫學中心”將依託臨牀康復工作、建立生活方式干預技術體系、藉助互聯網+可穿戴技術、探索遠程居家生活方式干預和健康管理模式,打造國家級健康教育和科普教育平臺,增強社會大衆每個人作爲自己健康責任第一人意識。

阜外醫院心臟康復中心主任馮雪在會上做專題發言並總結,“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堅信,中國在健康生活方式領域不僅能做出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領先技術,更能成就這一領域的國際理念前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