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面向長江,玄關、廚房卻無採光?就算是白天依然部分全黑?這房子還有救嗎?

屋主硯文和妮妮的家,就是這樣一個白天都近乎全黑的100㎡,因爲空間進深較深,一半面積都處於採光陰影中。

經過14個月的裝修,設計師在全屋使用的大量的原木傢俱,加上玻璃門等增加採光,一步步讓這裏實現了“蛻變”。

認識設計師

黃小西

武漢小小空間事務所創始合夥人,首席設計師。在他們看來:“我們塑造空間,空間亦塑造了我們。”設計改變了家的模樣,也無聲影響着流動在其中的生活方式。

房屋信息

戶型:2室

使用面積:100㎡

裝修花費:50W

座標:湖北 武漢

設計機構:武漢小小空間事務所

改造後平面佈置圖

# 改造重點

①在玄關處增加兩面鏡子,通過反射光線作爲入戶照明的補充;

②用開槽藏燈的工藝,解決操作檯照明問題;

③圍繞餐桌形成洄游動線,使客廳自由開闊。

01 / 玄關

入戶下沉,用鏡子燈帶來補光

玄關利用層高近3米的優勢,做成了下沉式設計,不僅起到劃分空間的作用,也讓空間更具層次感。同時下沉區域自然形成一個污染過渡區,有效減少將砂石灰塵帶進室內。

懸空的櫃體不留衛生死角,打掃起來更方便。入戶門一側定製了一組懸空鞋櫃,離地的高度方便置入燈帶補充採光的同時,也便於日常鞋子的收納。

黃麻編織地墊與整體色調相稱,且質地耐髒好打理。

設計師利用牆面,用純實木定做了一條懸空換鞋凳,以白色三角支架支撐,穩定安全的同時也不佔空間。同樣在凳子下方置入燈帶,輔助照明又能提升居住的溫度。

原本房屋入口空間非常黑暗,設計師加了一組轉角鏡,巧妙的將面向江景的光線和景色通過反射帶入室內,瞬間點亮了黑暗的入口。

兩面十字相交的長鏡搭配沉穩的木質鏡框,不僅將房間內的漫反射光線帶入原本不夠明亮的玄關區域,還在視覺上形成延伸,給內斂的空間帶來趣味感。

玄關左側與衛生間共用一面牆壁,且原有平面上有一個很佔地面的管道空間。設計重新利用了原本蹩腳的轉角空間深度,將其中一部分做成了壁櫃開放給玄關,存放進出門需要的小物件。

其他部分留空,做成一扇可以開合的網格室內窗,當衛生間燈光點亮之後,透過窗戶泛出的暖光,家的溫馨感倍增。

玄關櫃一櫃兩用,外部連接玄關,內部連接餐廳,留出一部分開放格,高效利用空間。

02 / 客廳

分區明確,極簡也不失個性

客廳是全屋的中心,一整面幾乎落地的玻璃窗朝向江城景色,臨窗的視野非常好。

不想太多佔用面積,又想擁有足夠的功能,套幾則是不錯的選擇。地毯和裝飾畫則選擇了藍色形成補色,暖色調中帶來沉靜和溫柔。

減少不必要的傢俱,讓客廳釋放出更多空間,棕色皮沙發搭配線條極簡利落的茶几,爲這個空間增添了一些硬朗感。

沙發一側的小書櫃,也承擔了一部分邊幾的功能。再有一盞具有設計感的落地燈,便有了這方安靜自由、安放心靈的讀書角。

爲了讓通往臥室和衛生間的門,在乾淨的背景牆上不那麼孤立,設計師以一個加長的木質屋檐完成這面牆的構圖。

在陳設的處理上,比起講究所謂的精緻,更重要的是如何讓一個家自然而然散發着居住者的氣息。比如在男主人衆多的珍藏之中,這件巴爾的摩子彈隊的0號復古球衣必須在客廳裏佔據C位。

用和家裏木質基調同色的橡木爲框,將球衣像畫一樣裝裱起來,成爲家中最有份量的一件裝飾品。

03 / 廚房

缺光重災區,利用配色和燈光來拯救

改造前的廚房是無光的重災區,經改造後你纔會看到這個白木色的清爽空間,再加筒燈+燈帶+ 吊燈的組合,從而得到一個光線充足的廚房。

L型的操作檯總長度超過5米,可滿足多人同時使用,高低差的設計滿足不同功能需求,另外定製櫥櫃留出了足夠多的收納空間,廚具和影響美觀的物品通通收入其中。

水池上方,增加隔板作爲收納補充,屋主將從各地淘回來的餐具或鍋具一字排開,好看也好拿取,每次做飯前精心挑選的過程同樣幸福感爆棚。

頂部黑色燈具,線條感十足,中和整屋色彩的同時,也是對客廳的一種呼應。中間設置了一個兩人位的mini島臺,可供日常喫早餐或簡餐、下午茶使用。

側牆上下來的光束角,簡直不要太美。

爲了保證實木隔板的簡潔性,還能隱藏燈身,設計師使用了實木開槽藏燈的工藝。將原本的隔板打開,燈具隱藏進去,光線通過縫隙照射下來,氛圍感超強。

# 廚房深處暗藏生活陽臺

全白的設計改善採光、視覺上放大空間,還在最大程度上爲沒有直接採光的廚房爭取了寶貴的漫反射自然光。

廚房另一側原本是個朝向建築天井的小陽臺,利用率不高,設計師最終決定把它變成一個生活陽臺,定製了一面通頂高櫃收納生活雜物,又利用豎向空間放置了兩臺洗衣機,靠近窗戶的位置設置橫杆,偶爾晾些衣物,非常實用。

04 / 餐廳

洄游動線,滿足不同需求

空間的洄游動線是圍繞餐廳展開的。利用擱板擺放可樂和擺件的牆體是面承重牆,所以乾脆以它爲分界線,讓四人餐桌、兩人吧檯分佈兩側,擔任不同的功能。這樣的動線也形成了多條進出廚房的路線,左邊通客廳,更寬敞些,右邊通玄關,更窄些,也方便把物品直接移至廚房,讓動線更合理。

餐桌椅選擇了鐵藝+深棕色皮質的搭配,簡單利落,放在這兒與單純的日式簡約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中和掉空間過柔的部分,看起來剛剛好。

05 / 書房

辦公、客臥一體化的多功能空間

書房在廚房的一側,整體更偏向一個理想的觀景、喝茶、聊天辦公的多功能空間。

由於面積太小,如果放置常規牀體,剩餘的面積無法安置其他物件,因此就定製了一體式的榻榻米+衣櫃,中間預留一個升降桌,方便娛樂使用。

白色壁櫃補充了一些衣櫃空間,以便將來家庭成員有所變化時,也能夠隨時改造成臥室。

在榻榻米和門之間,設計師利用這小塊空間安置了一處辦公區,在家soho的時候,關上門便成了一處不易受影響的獨立空間,利用率超高。

爲了不影響採光,設計師利用一道玻璃聯動門劃分了與廚房的空間,無論倒茶拿酒還是切水果,轉身即是。

06 / 臥室

呼應客廳風格 極簡不失沉靜

主臥的設計極簡利落,皮質元素的牀頭、金屬的圓幾、藍色的牀品巧妙的呼應了客廳區域,利落中不失沉靜。

飄窗下方是可以打開的白色收納櫃,增添一些軟墊,就可以變成一個專屬的小天地,看書、喝茶甚至是發發呆,再愜意不過。

另一側,是利用長虹玻璃門隔出的獨立衣帽間,即通透又朦朧,承擔起了臥室的所有收納。

有了長虹玻璃門的遮擋,衣帽間內部採用了開放式收納,多掛少疊,方便拿取,不過開放式收納要注意搭配收納盒使用,增加條理,讓生活更有序。

07 / 衛生間

合併儲藏室,獲得乾溼分離的清爽空間

懸空浴室櫃好清潔不易潮溼,木色分層長椅,可擱置物品,也可滿足屋主在這裏泡腳的日常生活習慣。

衛生間面積不大,所以就將原戶型中儲藏室合併進來,形成了現在這個乾溼分離的“新空間”,進門直走是幹區,左拐則是淋浴、浴缸所在的溼區。

浴缸和淋浴的位置,剛好就是玄關那扇小木窗正對的地方。

乾溼區在牆面鋪磚上做了不同的選擇,保持風格統一的同時幹區爲純白色,溼區則有花紋和紋理上的區別,打破了單調的視覺,讓人即使在同一個空間也能有不同的體驗感。

這就是改造後的家,無論是買房還是租房,總是會遇到多多少少的遺憾,不要怕,經過巧妙的改造和調整,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你看,就像今天分享的案例,原本黑漆漆的房子,通過顏色、燈具和玻璃元素的利用,收穫了一個明亮通透,溫馨感十足的家。

比起事事湊合,不如真正解決它,那麼365天就會每天都因此而快樂加倍。真正的治癒,大概是對生活的熱愛吧~

(轉載來源:時尚家居,ID:trendshom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