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间,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关注自己的体温,稍微有一点热度就会吓得疑神疑鬼吧?在家中常备一个体温计确实是非常方便的事情,可以随时监控自己的健康状态,但是人类整体的体温监控却表示出了一些不太寻常的情况。

相信现在稍微年纪大一点的人都应该记得,当时我们规定人体的正常体温应该是在37度,但是现在的统计结果却发现,人类体温正在悄悄降低,37度为正常体温的标准即将成为历史。体温降低在从前是非常危险的征兆,难道人类要有麻烦了?

然而实际上只要了解了人体体温是如何运作的,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只不过是大惊小怪而已,因为人体的热量散发是源自于新陈代谢,对于那些无法形成代谢正常运作的部位才会出现体温异常降低的状况,或者散热很好的部位,体温也会低于37度。

也就是说正常人运动的越激烈,人体散发出的热量就会越高。37度只是一个上限值,超出37度之后,人体大概率就处于异常的状态,或许是发炎发热之类,人体的体温本身就是一个根据周围环境不断调节的状态,不可能固定在一个数值永远不变。

曾经将上限定为37度,主要是因为超出这个温度的时候大家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出现病态状况。但是现在人类在室外活动的时间正在越来越少,尤其是城市居民,大部分时间都躲在建筑物内,甚至于是全天待在有空调的地方,身边环境是非常稳定的,不需要人体新陈代谢去主动调节。

因此这时候人体的温度就会表现得更加低,不会像是剧烈运动之后表现出的那样高温,尤其是长期坐着不动的上班族,外面吹着冷飕飕的空调,自己又静坐很少站起来活动,体温就会比37度低得更明显,如果换成是新陈代谢旺盛又喜爱到处跑跳的小孩子,体温高于37度反而是很常见的事情呢。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