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民爲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中國作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之一,在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鬥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是亞洲戰場不折不扣的中流砥柱。無數的戰士奮勇抗戰,不僅戰勝了日本侵略者,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瓜分中國的妄想,維護了中國的主權完整,還爲中國贏得了國際上的讚許和認可,奠定了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

頑強不屈的抗聯戰士們

在無數投身抗日戰爭事業的戰士中,有一位名叫李思孝的戰士。儘管這個名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顯得頗爲陌生,但是他卻憑藉着赫赫戰功,成爲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前蘇聯領導人斯大林親自嘉獎的軍人。

駐紮在中國東北、號稱"皇軍之花"的關東軍

1921年,李思孝出生在黑龍江安達縣,和那個時代的大多數人一樣,李思孝的童年過得十分坎坷,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就更是雪上加霜,在李思孝12歲的時候,父母就被殘暴的日本關東軍殺害。爲了替父母報仇,李思孝毅然加入了抗日鬥爭之中。一開始組織安排李思孝在一家紡織廠負責與抗日組織的聯絡,在這裏,李思孝接觸了很多先進的思想,並決定投入與日本侵略者的戰鬥之中。

受惡劣的自然環境影響,抗聯戰士們的抗日活動進行地十分艱苦

在1940年的一次轉移行動中,李思孝所在的部隊遭到了日本軍隊的伏擊,李思孝和兩位戰士陷入了日軍的火力網之中,但是三位英勇的戰士依舊對日軍發起了猛烈的反擊。在其他兩位戰士犧牲後,李思孝孤身一人打退了日軍的進攻,最終幸運地全身而退。在1941年,年僅二十歲的李思孝就加入了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總指揮部,投入到了新的戰鬥之中。

當時有很多抗聯戰士進入遠東地區接收正規軍事訓練

但是當時的抗日聯軍所面臨的十分嚴峻,李思孝不得不和一部分戰友們北上進入蘇聯遠東地區,接受爲期四年正規軍事訓練。時間轉眼到了1945年,八月風暴席捲東北,百萬蘇聯軍隊南下向關東軍發起了大規模攻勢,其中就有李思孝的身影。

斯大林親手頒發給李思孝的榮譽證書

李思孝在戰鬥中的英勇表現還得到了時遠東第一方面軍的司令梅列茨科元帥的嘉獎。而在六十年後的2005年,曾擔任前蘇聯大將的伊萬諾夫來訪中國時攜帶了一份特殊的證書——斯大林親自頒發給李思孝的嘉獎證書。最終,這份意義深刻的文物在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公開展示,向世人展示着七十多年前抗日戰士們不屈的精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