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自从尔朱兆给予高欢六镇流民的管辖权之后,高欢手里终得兵权。犹如蛟龙出海,马踏平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好一派广阔天地任其施展雄心万丈。不过在兵力上比起尔朱氏兄弟还是小巫见大巫,鸡蛋碰石头。

彼时,高欢先是托词远离尔朱兆,又用计激发手下将士退无可退的悲壮之心,和对尔朱兆同仇敌忾之心暴涨。成功使军心空前团结一致,矛头剑指尔朱兆。此时才公然与尔朱氏决裂,而尔朱氏知其非平庸之辈,合力攻打高欢欲除掉心头之患。

尔朱氏败局已定,斛斯椿制定叛变计划

在韩陵这个地方,尔朱氏领兵二十万,而高欢仅有三万步兵和两千骑兵。高欢知唯有智取,令兵士以牛,马连接起来组成圆阵。并用火烧起,置于自己阵地之后,意为置之死地而后生。将士看到已无退路,只有杀出重围一条路,无不奋勇杀敌。

高欢领中军身先士卒,大将高敖曹领左军,高欢堂弟高岳领右军。高欢中军不敌被逼后退,尔朱兆军直扑而来。好在高岳率兵救援,加上高欢另外一个部将斛律敦收拾败退四散的兵士。重整旗鼓从尔朱兆后面扑上去,而高欢后路变前路,大家合围之下终将尔朱兆军打败。

此次战斗高欢以少胜多,给尔朱氏以重创,基本已决定了尔朱氏的败局。

与此同时,尔朱氏阵中一个名叫斛斯椿的将领却筹划着叛变。

斛斯椿成功拿下北中城

斛斯椿哄骗阳叔渊,成功拿下北中城

斛斯椿,一个北魏史上绕不开的人物。虽非尔朱荣般搅动风云,风云际会,留名史册。可他也反映了乱世之中人们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的经历。

斛斯椿,最初即是跟随尔朱荣打天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并深得尔朱荣器重,甚至每有大事找其商量。

尔朱荣死后,短暂另投他主,尔朱兆及尔朱世隆返杀回来后,又回到尔朱氏门下。到此时,总的来说一直依附于尔朱家族。而经过了韩陵之战后,因之尔朱兄弟几人内讧,再加上尔朱氏的一向残暴不仁。所以尔朱氏一落千丈,高欢崛起。

这种形势下,他开始思索自己的未来。毕竟乱世之中只有依附强者才有出路,而此时最大的强者就是高欢。他私下和都督贾智商议背弃尔朱氏,才有活路,并和他定下了盟约。

不过要依附高欢,就需要拿出诚意表示自己的诚心。只有拿下尔朱氏,尔朱世隆等都在北中城。斛斯椿骗说守将阳叔渊有事与尔朱氏商议,得以进入城中并先率兵包围尔朱氏的住所,消灭所有家眷。

接着又派他的弟弟斛斯元寿与张欢、长孙承业、贾显智等人率兵袭击尔朱世隆与尔朱彦伯兄弟二人,将他们在闾阖门外斩首。至此算是攻下并控制了北中城。

斛斯椿砍杀尔朱氏

斛斯椿进入北中城之后,将尔朱氏人质和首级向高欢投诚

斛斯椿进入北中城后,将尔朱天光、尔朱度律押为人质,将尔朱世隆,尔朱彦伯斩首。这其中最令世人震惊的当属尔朱世隆,尔朱世隆可谓是尔朱家族在洛阳的代言人。尔朱兆在外杀伐征战,朝内即是尔朱世隆坐镇。尔朱世隆几乎将朝廷实权独霸其手,挟天子以令诸侯,权震朝野。

彼时斛斯椿也是及受尔朱世隆器重,当年斛斯椿因拥立君主有功,已是加官晋爵。有传闻斛斯椿的父亲逝世之前,斛斯椿悲伤之下请求朝廷将赐予他的爵位收回一些,赐予父亲名下以尽孝道。后来其父亲没死,朝廷又将收回的爵位赐还斛斯椿,此事足见尔朱世隆待斛斯椿不薄。

在这烽火乱世中,对于已经有一些影响力的斛斯椿来说,一个不慎极有可能灰飞烟灭。他的这种行为可称得上政治投机,明哲保身。斛斯椿将尔朱世隆及彦伯的首级悬挂在自己家门前的树上。

他父亲看见后,对他说:“你与尔朱氏曾结拜为兄弟,今天怎么忍心将他们的头颅悬挂在门前?难道不愧对苍天,令天下人耻笑吗?斛斯椿听父言,随后将尔朱天光、尔朱度律为人质,和两个首级献于高欢,以表衷心。

尔朱氏失势

尔朱氏“树倒猢狲散”,几方枭雄闻风来投高欢

高欢将尔朱氏击溃,震动天下。曾经不可一世,武力遍布天下,不管是尔朱荣还是后继的尔朱兆都几乎实质上控制了北魏实权。这样的一个枭雄家族,北魏几乎所有的变动都离不开尔朱家族的参与。

而今竟然一败涂地,使得高欢的威名一时无两。乱世之中,这样的后果就是引来八方来投,强者愈强。

贺拔岳,关陇集团第一代首领。自尔朱荣时候便跟随建功立业,见证了尔朱家族由盛及衰的过程。他本来是一心为尔朱氏的,可其提出的好的建议并不为尔朱天光采纳,导致自己被俘。见此情况,贺拔岳便生擒其弟尔朱显寿,响应高欢。

候景,号称宇宙大将军,可是一开国皇帝的主儿。都曾是尔朱荣的部下,纵横南北,多少名将不曾在他身上讨得便宜。妥妥的猛男,此时见尔朱氏大势已去,侯景利用原来与高欢同是怀朔镇老兵,又同在六镇揭竿而起的旧交情,率众投降高欢。

而宇文泰,彼时为贺拔岳手下,贺拔岳投高欢。宇文泰随之也来,而宇文泰更是雄才伟略。彼时羽翼未丰,日后更是成为与高欢一决高下的霸主。

时势造英雄,此时的高欢如虎添翼。

元修被立为帝

高欢入主洛阳,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立元修为帝

历来外姓造反或者建立一个王朝,在没有绝对优势下是不敢轻易称王继位的。因为前个王朝的建立,打下的根基非一朝一夕所能消灭的。而一旦称帝,根基未稳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容易为有心之人利用,造成天下群起而攻之。

而高欢击败尔朱氏,先废黜了尔朱氏拥立的节闵帝元恭,高欢之前立的皇帝元朗思前想后,还是想远离这是非之地为好,当个皇帝也是个傀儡。哪天幕后之人心血来潮,小命不保也是有可能的。战乱之时,比起无实权的皇位小命更重要,就以自己是远支皇族为由退位了。

高欢欲立孝文帝之子元悦为帝,手下不服啊,这些人哪有我们高大王威武!可是高大王又不能公然称帝,最后高欢选了元修即位。

乱世之中,你方登罢我登场,风水轮流转,皇帝到我家。为一个权字,为一个利字,天下多少枭雄为此折腰?纷纷扰扰,对北魏朝廷,对高欢,对尔朱家族,各位看官有何看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