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古往今來,恆古不變。當你身陷囹圄的時候,也唯有知識能救你於水火。因此,知識分子在社會中的地位也就格外的重要,而其中最關鍵的表現形式就是工資。翻開歷史,你會發現,無論是發達的現在,還是一窮二白的五十年代,這一部分人的待遇,都要遠超大部分的國民,甚至是出生入死的軍政人士。

No1 知識分子的工資級別化

我國國家機關幹部的工資曾經歷過三次改革,分別在1958年、1985年和1993年。1993年後,幹部變成公務員後,將以級別定工資修改爲職務級別工資制,也就是按照職能的不同,把工資化分成了四個部分: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其實這個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

但在50年代的時候,國家將工資劃分爲了24個等級,從最低45元到最高594元,每一級差最多50多元,最少5元。而且地區不同,工資也會有上下10到40元的浮動。也就是說級別越高,工資也就越高。

當然,這一定工資的原則不僅在機關單位,在其他任何單位皆是如此。從科學家到大學教授,到普通教員,甚至到大學生,都有屬於自己的工資體系。當然,並不是所有同級別的知識分子工資都一樣,畢竟行業不同,地區不同,工資方面自然也存在小的差異。

No2 知識分子的差異化

50年代前期,當時的工資體系是比較混亂的,基本上是各單位自己說了算,直到後來形成了24級工資制度,這才統一規範化。當然,同一級別的工資也不是一層不變的,要根據本身的成就、行業、地區來衡量的。

就拿成就來說,貢獻越大,回報越多,這是理之使然,相信沒有人不服。當時的陳寅恪等科學家的工資級別就達到了二級,每個月能領將近400塊的工資。可見你發揮的能耐決定了級別,也決定了工資。

當然,還有行業和地區,畢竟術業有專攻。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不同,貢獻也不一樣,其工資級別自然也就不一樣。而且在50年代,建國初期,科技的發展急需工科類人才,因此當時工科的知識分子要比文科的工資級別要高。其實也就是崗位越重要的,工資級別也就越高。而在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知識分子的工資待遇又會比一般城市更有優勢。

其實比較特殊的大學院校中,教職工的工資級別也是大有區別的。比如建國初期的數百所大學中,只有六所重點大學。而這六所大學中的教職工的工資待遇喲比其他大學的要高得多。如北大,普通系主任一般爲一級工資,教研室主任都是二級,而南京、復旦等大學,一級工資的只有極個別的系主任,大多數爲二級,教研室主任則爲三級。如果是其他普通大學,那麼相應的工資級別會更低。

對於高級知識分子來說,除了工資級別的不同,其另外的附加福利也不一樣。比如一級人員每人每月可以領四斤豬肉,二斤白糖,三斤雞蛋等等,而二三級人員,則肉減半,白糖一樣,雞蛋減一斤。可見各個地區,各個領域,各個級別的知識分子,其待遇差異化是非常明顯的。

No3 50年代的消費水平

隨着社會的發展,其生活水平也有了極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50年代,其物價水平,你可能想象不到。比如當時的小麥每斤才8分,花生米每斤也才一角二分,理髮每次一角,看電影沒次5分等等。是不是讓你駭然?

沒錯,當時的物價真的很低,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也就12塊,還能餐餐有肉有菜有大米飯。普通工人每個月幾十塊的工資就能養活一家七八口人。而知識分子的工資可是幾百塊,可見他們的生活並不清苦,反而很富裕。

小結

其實可以看出來,知識分子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脊樑,唯有他們,才能讓國家更加強盛。而且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唯有知識不會貶值。你們認爲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