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越看越氣憤,改名失敗,還不如叫原來的《孤城閉》,從未開播之前討論得熱火朝天的站“帝妃CP”還是“帝后CP”,最後因爲張貴妃在劇中的人設崩塌了,“帝妃CP”基本上散得差不多了。

“帝后CP”的感情戲也是磨磨唧唧,像一杯白開水一樣淡然無味,而官家前期又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豬蹄子”,後期是越老越糊塗,動不動就猜忌皇后,猜忌曹家,固執己見毀了自己唯一的女兒一生的幸福。

曹評各個方面都是徽柔最佳的良選,家世、才華、人品,最重要的是顏值,徽柔同她的爹爹一樣是名副其實的顏控。

對於徽柔來說,曹評是神仙一般的哥哥,而李瑋就變成了一塊“醜陋的木頭”,見過好的,自然就看不上相貌平平的李瑋,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況且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曹評與李瑋有着雲泥之分。

一廂情願是單相思,兩情相悅才能說是愛情無疑。

最重要的一點是徽柔喜歡她的曹哥哥,而曹評也喜歡他的公主妹妹,郎有情,妾有意,若他們在一起,即使婚後不能如徽柔想象的那麼美好,但至少不會跟懷吉存有畸形之戀,更不會陷入與李瑋那般萬劫不復的婚姻裏卻,最終鬱鬱而終。

徽柔對愛情最美的幻想是被她最愛的爹爹一手毀滅的,可嘆顏控不知顏控的苦,

“爹爹就喜歡長得好看的,可若別人喜歡就成了輕浮。”

官家太霸道了,比張貴妃還要無理取鬧。

官家假意退步向曹評提的那三個條件,

一生不爲官,終生不納妾,所生長子姓趙,

若沒有官家派皇城司圍困曹府,用權力去逼迫曹評放棄徽柔,相信曹評會毫不猶豫地答應那三個條件,因爲他對徽柔的喜歡是真心的。

他看向徽柔時含情脈脈,儼然是一副“癡漢”的表情,冒雨送她回宮,門前爲她吹笛,原本該是一曲歡快的的《清平樂》,聽來卻覺得如泣如訴,千言萬語都在笛聲中,還有那日光下一筆一劃寫在紙傘上的情詩:

“檻外斜暉籠碧樹,扶瀾引棹逐簫鼓。紅袖鬧蛾雪柳縷,飄颻舉,聽我歌盡神仙句。

影落上林春日暮,羅衣挽斷留不住。卻恨年來瓊苑聚,子不語,落花風弄清秋雨。”

一首別具一格的《漁家傲》,是才華橫溢的曹評對徽柔一番深情的告白。纔有了那私會時情不自禁擁吻,兩人觀看,一人落寞,一人盛怒。

都說曹評是始亂終棄、薄情寡義的“渣男”,我看未必,當時那種情況是何其的兇險,官家已經讓皇城司團團圍住曹家,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無疑是在給曹評施難,是用權力明確地告訴他,他的選擇決定了曹家的榮辱,甚至是生死。家族的命運都繫於他一人。

家族與徽柔之間,孰輕孰重?曹評別無選擇,只能放棄徽柔。

“陛下,不要怪姑姑,不要怪曹家,不要怪我的妹妹。”

那種情況下,他最該向官家求情的是自己的安危,可是曹評絲毫未提及自己,可見他的人品。他能夠選擇徽柔,只是他不敢,不敢拿皇后及曹家做他愛情的賭注,因爲自始至終操縱棋盤的那個人是天底下權力最大的官家。

徽柔自然是看明白了這一點,

“爹爹,我輸了,你用你的權力逼我看到,我喜歡的人不值得。”

她亦是不怪她的曹哥哥。

“爹爹,我輸了,但你也不會贏,你若毀了他,我就殺死你唯一的女兒。”

像極了張貴妃的那一個擁抱,帶着徽柔心生絕望的心,她的一見鍾情還是被她最愛的爹爹親手殺死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