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的志愿军战俘营全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俘虏管理处”,设在朝鲜北部的碧潼,俘管处共收管了14个国家和地区的俘虏5000多人,主要是美国俘虏有3000多人,次之为英国俘虏将近1000人,另外还有土耳其、菲律宾、法国、哥伦比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俘虏。

提起战俘营往往会想到恶劣的生活条件,阴森寒冷的牢房,战俘们在看守的皮鞭和刺刀监督下从事着沉重的劳役,稍有不顺从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打骂刑罚甚至于被杀害,虐杀战俘可以说是人类有战争以来的伴生物,一直被视为战胜者理应享有的特权,是向交战对手报复泄愤的一种本能行为,和消灭后患的特殊手段。然而,在志愿军战俘营里的生活并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充满耻辱、打骂和体罚,相反,而是充满了快乐和友爱。

志愿军不让战俘干活,也不搜他们的口袋。至于金表等贵重物品,则由管理人员统一登记、管理,等遣返时返还给他们,对那些犯了错误的战俘,管理人员也从不打骂,而是采用教育沟通的方法最多关关禁闭,但绝不超过一周。俘虏营没有铁丝网,更没有当时一些美国媒体所说的“密布的电网”,因此美军战俘认为:被俘对其来说并不是一种耻辱,而是他人生中的“解放”。战俘营是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里,冒着美军飞机不断轰炸袭扰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尽管供应补给紧张,前方战事一把炒面一把雪,但在战俘营里,战俘们的生活仍然不断得到改善。

生活步入正轨后,志愿军俘虏管理部门定出了俘虏的伙食标准,每人每天粮食875克,白面、大米取代了初期的玉米、高粱,食油50克,肉,50克,鱼50克,蛋,50克,白糖25克,普通灶每人每天伙食费人民币旧币1545元,轻病号灶2313元,重病号灶3634元,这个伙食标准相当于志愿军团以上干部的中、小造标准,比志愿军一般干部、战士的伙食标准高出很多。为了照顾俘虏们的生活习惯,还特地从中国运去面包烤箱,信奉伊斯兰教的俘虏在生活上则另有特别照顾。朝鲜的冬天特别冷,常常达到零下42摄氏度,志愿军为战俘们配发了棉衣、棉被、棉毯、棉帽、毛毯和棉手套,住的炕也烧得暖烘烘的。

志愿军让他们选择自己的炊事员来做西餐,志愿军还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与不同的宗教习惯,提供了充足的牛羊肉给他们吃。他们在战俘营能过好几种节日,如美国的圣诞节、感恩节,英国的加冕节,土耳其的古尔邦节、开斋节等,过圣诞节和春节的时候,一连几天战俘营都处在节日气氛之中。在战俘营志愿军将战俘称为“同学”、“学员”、“朋友”,尊重他们的人格。除了平日学习生活外,还每天组织他们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增强他们的体质。夏天他们可以在鸭绿江中游泳,冬天他们可以在鸭绿江上滑冰,战俘营里各种球类运动都有,图书阅览室的书刊也十分丰富。

1952年五月,国际和平人士、斯大林奖金获得者英国的莫妮卡 费尔顿夫人在廖承志的陪同下到战俘营考察,并多次同战俘座谈,她感叹地说:“简直是奇迹!”这哪里是战俘营,分明是一所国际大学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