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美軍“高調”曝光第六代戰鬥機原型機完成試飛,引發外界的一片熱議,對這個六代戰機的技術特點也是衆說紛紜,其中有一點已是大勢所向,結合人工智能實現無人駕駛,一來可以避免飛行員因意外帶來的人員傷亡,二來可以減少彈射系統、氧氣供給系統等(飛行員所必需的各種系統)負載,使戰鬥機可發揮出最佳性能, 就在外界還沉浸在對六代戰機的猜想時,我國出其不意,殲-20的驚人訓練戰績凸顯其實力。

飛行員在殲20戰機的畫面

近日,據《解放軍報》報道了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由一名年輕的飛行員陳鑫浩所駕駛的殲-20戰鬥機,在空中的自由對戰中,通過與隊友“靈活協同,勇敢出擊”的策略,以17:0的戰績完勝,飛行員陳鑫浩所屬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王海大隊”,根據“王海大隊”的大隊長楊俊成表示,陳鑫浩駕駛新型改裝戰鬥機飛行時間不過100小時,在如此短的訓練時間內打出17:0的戰績,着實爲之驕傲,當然也有網友提出了兩個呼聲相對比較高的質疑。

僅100小時改裝訓練就可打出17:0?

科幻的殲20正面照

問題回到飛行員陳鑫浩“進行了100小時的改裝訓練”,這期間,他駕駛殲-20打出了17:0的傲人空中戰績,不合理嗎?當然不是,首先就現在科技的發展水平而言,二戰之後隨着技術的變革,各國之間技術層面的差異逐步縮小,很多先進技術也走上了大衆的舞臺,戰鬥機本身的性能不斷提升,它的空中作戰能力支持了其更好的訓練戰績;其次,對飛行員的訓練日漸系統化,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我國勢必有了一套高效、系統、偏“傻瓜化”的培訓計劃,以便飛行員的技術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高效的掌握和運用;最後,對飛行員的要求無論從學歷、專業知識,還是個人本身基礎條件來說,也越來越嚴格。

17:0的戰績是如何實現的?

殲20空中飛行

殲-20怎麼攜帶17枚導彈?高戰績又是如何做到的?這一連串的問題大家是不是會不由出現在腦海,其實這個問題大家細想便會很容易有答案。其一,與隊友互相默契配合,勇敢出擊共同完成的,這個連殺“17”人頭不一定是陳鑫浩一人之力,可能是王海大隊參戰殲-20戰機的全部數據;其二,爲了節約成本,增加訓練難度,按紅軍軍演慣例,只需要在本常通場返回一次,避免了過多的時間浪費在返程途中,也就有了更多的出擊次數,也會帶來更多的戰績數據。

殲-20的勁敵

美國第五代戰機F-22

殲-20是我國如今唯一服役的五代戰績,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具有很強的中國特色以及獨有的先進技術,你會聯想到誰?美軍的F-22同爲五代戰機,具有很強的隱身性能,超音速巡航(半小時)是其顯著的優勢,因爲經過了多年的改進和經驗積累,F-22的綜合能力還是佔有一定優勢,當我國的殲-20從開始試飛到如今服役,它的技術革新也是顯而易見,未來有着很大潛力。

總結

隨着我國殲-20打出的驚人訓練戰機,又一次讓世界知道中國速度,起步晚,不代表發展慢,近年來我國的隱形飛機的製造工藝和技術日漸成熟,如今我國有第五代隱身戰機殲-20,武裝直升機三劍客(直-20、武直-10、直-8)等先進航空實力,相信在未來不久我國的航空事業會再上一個臺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