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天龍八部之虛竹傳奇》開播,由黃日華、梁家仁、謝賢主演。誰也沒有想到,劇中的一個“隱藏角色”,未來會包攬15次金庸武俠劇。而在這部劇中,他頭戴皮帽,身穿黑色長袍,手中拿着聖旨,這就是西夏大臣的形象,而這位演員,正是鑽石級配角駱應鈞。

若是按照出演金庸武俠劇的次數排名,相信駱應鈞必將位列前三,至於前兩位,則是人們熟悉的秦煌與劉江。

1983版的《射鵰英雄傳》,當年開播後,可謂萬人空巷。相信黃日華的郭靖,翁美玲的黃蓉,即便是現在,也依然有人記得。但是駱應鈞的梁長老,性格唯唯諾諾,喜歡隨波逐流,那個時候的駱應鈞,還是屬於綠葉,未能大放異彩。即便是周星馳、吳鎮宇、歐陽震華,他們在這部劇中,也只能出演龍套角色。

同年駱應鈞還參演了《神鵰俠侶》,劇中扮演李志常一角,這個道士的形象,未能壓制住駱應鈞的帥氣,不過距離一代宗師,此時還差十一年。

1984年,駱應鈞接了兩部金庸武俠劇,分別是《鹿鼎記》《笑傲江湖》。劇中分別飾演餘伯和餘滄海,說起來也算是不溫不火。次年又出演《碧血劍》裏的曹化淳,由於年代久遠,故而很多人並不知道。對駱應鈞這個演員,也格外的陌生,彷彿就像是跑龍套一樣。

其實與駱應鈞搭戲的,都是天王級的演員,譬如劉德華、梁朝偉、周潤發等。1985年,駱應鈞出演《雪山飛狐》,劇中的石萬嗔,果真是壞得流膿。

1986年,駱應鈞再一次和梁朝偉合作,出演《倚天屠龍記》中的都大錦。劍星眉目,英氣逼人,絡腮鬍子的駱應鈞,霸氣已然顯露出來。只是都大錦是少林俗家弟子,戲份並不多,基本上屬於“神龍見首不見尾”,晃了幾晃,便無蹤無影。

1987年,算起來駱應鈞已經演了五年金庸劇,除了石萬嗔和都大錦這兩個角色,即便是這次出演《書劍恩仇錄》中的李可秀,也未能讓觀衆記住。

七年後,駱應鈞終於揚眉吐氣,飾演張智霖版《射鵰英雄傳》裏的東邪黃藥師,與朱茵搭戲,至此奠定了東邪的地位。也正是這一年開始,駱應鈞出演的角色,幾乎都是霸氣絕倫,眼神自帶殺氣的類型。而那一首碧海潮生曲,相信也成爲了經典,與朱鐵和飾演的歐陽鋒琴簫合奏,我認爲絲毫不亞於曲洋和劉正風吹奏的笑傲江湖。

1995年,駱應鈞趁熱打鐵,再一次飾演東邪黃藥師,這部《神鵰俠侶》,也可謂衆星雲集,李若彤的小龍女,古天樂的楊過,劉丹的洪七公皆是經典。我個人認爲導演李添勝是駱應鈞的貴人,此前的金庸武俠劇,導演大多數爲李添勝,而後兩個人的合作,也相當不少,爲觀衆呈現各種經典。

1997年,是金庸武俠劇的巔峯,黃日華版本的《天龍八部》,相信經典程度毋容置疑。而劇中的蒙面高手慕容博,則是由駱應鈞飾演。霸氣、梟雄、毒辣,這些都是慕容博的代名詞,在駱應鈞的演繹下,這個角色有血有肉。掌擊北喬峯,戲耍少林玄慈,挑撥遼宋,劇中的駱應鈞,也成了“節奏大師”。不過這個名號,卻是陳榮峻老師的,說來也巧,劇中的陳榮峻扮演全冠清,只是不知道與駱應鈞相比,誰的節奏更快一些。

1999年,《雪山飛狐》開播,這是駱應鈞與黃日華數次合作,在劇中飾演闖王李自成。而這部劇的導演,正是李添勝,不禁讓人調侃,只要有李導在,駱應鈞的金庸武俠劇之路,就不會停止。

2000年,駱應鈞出演《碧血劍》,在劇中飾演李自成,與王偉扮演的崇禎皇帝飆戲,也是讓觀衆過足了戲癮。不過有些遺憾,要是在1996版《笑傲江湖》,駱應鈞也有戲份,那麼與王偉老師扮演的嶽不羣,不知誰的武功更高,但有一點足以確定,那就是這二人的戲份,能讓影片增添不少光彩。

同年《倚天屠龍記》開播,駱應鈞飾演金毛獅王謝遜,位列明教四大法王之一。這個版本的金毛獅王,我認爲是最貼合原著的。在吳啓華、黎姿、佘詩曼,以及駱應鈞的演繹下,這部作品也成爲了經典。

許多朋友或有疑問,須知駱應鈞至此之後,便再無出演金庸武俠劇,理應是十八年,爲何是三十八年?其實王晶導演的新版《倚天屠龍記》倘若上映,那麼駱應鈞在影片中飾演白眉鷹王殷天正,就是他第十六次出演金庸武俠劇。如此這般,剛好是三十八年,也意味着武俠的延續。

但是駱應鈞的社交平臺賬號粉絲,卻只有8000人左右,這不禁讓人唏噓不已。論演技,論資歷,駱應鈞不輸小鮮肉,爲何這樣的老戲骨,會淪落到這般田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