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本报刊登《台州米面行业该何去何从?》一文,报道了仙居、临海、黄岩、玉环等地一些村庄的村民生产米面,却面临附加值低、市场萎缩等发展困境,让不少从业者苦无对策,对未来发展迷茫。相比之下,广西的螺蛳粉却火遍线上线下。那么,台州米面能否效仿螺蛳粉,在线上线下遍地开花,并走出国门?昨日,临海小芝的新美粮食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包敏超给出了他的答案。

线上打品牌,为高品质米面市场打基础

新美粮食专业合作社年产3000多吨米面,产值1800万元。2020年3月份开设淘宝网店,开始线上销售。

“虽是在疫情期间开始运营网店,但这是原本计划内的事。”包敏超说,淘宝网上卖米面的有近30家,其中自产自销(厂家直销)的只有两三家,相比其他行业,可谓是少之又少。自淘宝店运营以来,每月销售100多单,销售额2万元左右。“运营得比较好的店,每月有1000多单,米面行业的线上销售才刚刚开始,市场发展空间很大,我们正在努力。”

正布局出口新加坡市场

“原计划今年将米面出口到新加坡,但因疫情影响,计划就往后推。”包敏超说,将米面出口到其他国家,很多行业内的人此前想都没想过,但这并不意味不能。台州米面本身质优价廉,应该能赢得国外市场,只是此前没有人去做这件事。

包敏超说,他原在亚马逊上做休闲家具销售,本想将米面也放到亚马逊上销售,但由于对方对生产商的各项条件要求较高,而台州米面大多属于小作坊生产,达不到条件,只能暂时作罢。为此,他一方面于2018年底成立了新美粮食专业合作社,为出口相关资质和条件做准备,另一方面积极寻找贸易公司合作。去年,包敏超终于寻找到了一家贸易公司。“多次详谈后,我也考察了新加坡,发现米面也是新加坡人的主食之一,市场很大。”

据介绍,该贸易公司欲收购新美粮食专业合作社所有的米面出口新加坡。“待疫情过去,我们将着手出口一事。如果能将目前的产量全部出口,那么我们接下来将把重心放在扩大生产和研发新产品上,譬如黑米面、玉米面、红米面等,并重点对接特色面馆,这将大大提高产品附加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