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安區堅持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充分發揮三級黨羣服務中心功能優勢,統籌優勢資源,搭平臺、聚合力,在學習培訓、消費扶貧、結對幫扶、陣地援建四個方面想辦法、出實招,助力河源龍川、廣西都安、大化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是實行“線上線下”,搭建學習培訓和宣傳平臺。

結合新時代大講堂、街道和社區黨校、紅色教育基地等,大力開展對口地區黨員幹部培訓,將“請過來學”和“送課上門”相結合,共舉辦“黨建+扶貧”“經濟發展”等專題培訓班14場,培訓對口地區黨員幹部3311人次;藉助“寶安第一課”等直播教學平臺,提供微課視頻、遠程培訓等點對點“扶智”活動200餘場;利用三級黨羣服務中心電子屏、海報展板、深圳智慧黨建系統、微信羣及拍攝製作宣傳片等,深入宣傳中央省市及寶安區助力脫貧攻堅的成就和典型事蹟,推廣“圳扶貧”“深圳採購扶貧館”等消費扶貧線上平臺。

新安街道黨羣服務中心舉辦直播帶貨扶貧活動

二是開展“以購代捐”,造血式助力貧困戶增收致富。

通過三級黨羣服務中心鼓勵各基層黨組織、黨員羣衆積極購買相關扶貧產品,會同區對口辦推進“五進一巡”(進機關、進園區、進社區、進學校醫院,巡迴宣傳消費扶貧),指導每個街道選取部分社區黨羣服務中心擺放消費扶貧智能櫃,組織社區志願者、社工等及時瞭解反饋居民購買需求,同時採取“農特產品+直播+電商+助農”模式,打通農產品網絡銷售渠道。如區黨羣服務中心通過十九大黨代表工作室,發動基層黨員羣衆購買對口扶貧地區龍川洋田扶貧產品,新橋黨羣服務中心設立農產品展銷專區,舉辦專場推介活動,松崗黨羣服務中心通過“圳能量”抖音平臺開展農產品展播,各黨羣服務中心將活動積分換禮品設置爲扶貧產品等等,將黨羣服務中心打造成扶貧產品的“彙集地”和“銷售地”。

燕羅街道黨羣服務中心設立消費扶貧專櫃

三是推動“結對共建”,深入發動黨員羣衆參與。

充分發動學校、醫院、街道、社區、企業、社會組織等,廣泛結對幫扶河源龍川,廣西大化、都安194個村黨組織,進村開展“五個一”等結對幫扶活動840餘次;在龍川縣洋田村黨羣服務中心設立“十九大黨代表費英英工作室”,發揮黨代表作用協調解決黨員羣衆困難和問題,開展紅色觀影、留守兒童趣味遊園等扶貧扶志活動8場;發動對口地區依託黨羣中心開展黨員志願服務,如在疫情防控期間組織黨員志願者輪流值守村卡口,給貧困羣衆發放防疫物資,定期組織開展潔美家園活動,帶動村民共同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等;指導對口地區村黨支部依託黨羣服務中心開展各類黨羣活動,如沙井街道黨羣服務中心舉辦“小候鳥”暑期夏令營活動,邀請貧困地區兒童來深參觀學習等。

沙井街道黨羣服務中心對口幫扶龍川縣留守兒童

四是打造“紅色堡壘”,援建對口地區黨羣陣地。

區、街道黨羣服務中心分別與龍川縣和10個對口幫扶村結對共建,圍繞當地黨員羣衆生產生活需求,通過實地調研、物資援助等方式推廣應用寶安的好經驗好做法,積極打造“1+10”黨羣服務中心示範陣地,建設黨建書吧、新時代大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兒童活動室、法律服務站、文體廣場等,捐贈各類文體設施、辦公用品和黨建書籍等,將村黨羣服務中心打造成爲突出政治功能的“陣地堡壘”、拉近黨羣關係的“紅色家園”,培育黨員羣衆的“實踐場所”、便民惠民的“服務窗口”。

新橋街道黨羣服務中心對口援助黃花村黨羣服務中心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寶安在行動

來源:寶安先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