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導語:張俊倉,生於1958年,寧夏彭陽人,大專學歷,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1989年被評爲全國優秀教師,原供職於彭陽縣教育體育局。現爲寧夏攝影家協會會員、寧夏藝術攝影學會會員、固原市攝影家協會會員、固原市藝術攝影家協會會員、彭陽攝影家協會理事。

01從事教育教學41載

“張俊倉老師是我的語文老師”。

在彭陽,提起張老師很多人都會這麼說。張俊倉老師在彭陽從事教育教學41載,41個春秋,41個輪迴。

在教師工作崗位時,他師德高尚、愛崗敬業,幾十年如一日紮根在彭陽這片沃土,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地辛勤耕耘,用智慧與信念書寫了精彩卓越的教育人生,爲彭陽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

退休後,他爲了發揮餘熱,繼續宣傳彭陽、擴大彭陽在外地的影響,他執著行走於攝影道路,拍攝彭陽美好風光。

他和攝影好友楊巨輝(彭陽縣教體局責任督學)一起,花費整整一個月時間拍攝彭陽縣12個鄉鎮的222座中小學(幼兒園)全貌外景,將彭陽大大小小的教育場所以影像記錄的形式留根存檔,爲彭陽的教育事業添柴加火,他的這份執着和投入,令人十分敬佩。

02追光影,他拍遍彭陽美景

攝影以光爲筆,以影爲墨,寓情於景,感悟於心。揹着攝影器材,翻山越嶺,勤奮攝影,不辭辛苦,繼續前行,跑遍彭陽山山水水,溝溝岔岔。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彭陽,沒有張俊倉不知道的美景。家鄉的巨大變化,讓他驚喜,他說:

“天氣晴好,我如果一天不出去照相,就怕錯過什麼美好的景象。

這裏的一山一水都是他的最愛,一花一草都是他心裏的最美。

“生活中每時每刻都有着震撼心靈的畫面,我愛攝影,更愛用眼睛尋找、用鏡頭髮現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精彩感動瞬間。”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給村子裏老人賀壽時,發現老人子孫滿堂,兒女孝順,場面熱鬧。美中不足的是,那麼美好的瞬間,現場卻沒有攝影、照相的,非常可惜。於是,他便產生了學攝影、照相的念頭。

張俊倉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人,自從愛上了攝影藝術,鏡頭就成了手中的筆,記錄、留存。這幾年他的鏡頭留下了數不清的美麗瞬間,和難忘的記憶。

張俊倉攝影作品《農民的喜悅2》

03攝影作品獲全國大獎

張俊倉的攝影作品《農民的喜悅2》,在中宣部、中攝協主辦的“最美中國人-各族羣衆笑臉”照片徵集展示活動中獲得優秀獎,並於2017年9月25日至12月31日,在“砥礪奮進的五年”成就展中展出。

自從愛上攝影藝術,他就成了攝影“發燒友”。也和所有攝影愛好者一樣,成了一個追着光影奔跑的人,經常參加一些各種攝影賽事, 攝影作品受到社會各界好評,獲得諸多獎項。

04熱愛生活,與藝術擁抱

不久前,張俊倉還買了一臺無人機,跟年輕人學起了航拍。並風趣地說:

“原來還不太不敢飛,現在已經飛得可以了。”

“但是這跟開車一樣,你不光要會,你必須要有駕照,我不能無照駕駛嘛。”

最近,張俊倉忙着參加各種攝影培訓,做模擬題,準備考無人機航拍技術駕駛合格證。 或許因爲41年的從教生活,張俊倉有一顆少年陽光的心。

張俊倉說,攝影已經是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愛上攝影,讓他退休後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無比精彩,給他帶來無限的歡樂,還結交了很多或專業或愛好攝影的新朋友,讓他每一天過得充實、愉快。

張俊倉攝影作品青雲灣梯田公園觀景臺

結語:攝影是發現 “真” 的一種方法,是傳承 “善” 的一種途徑,是讚頌 “美” 的一種藝術。在張俊倉看來,只要你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美就會隨時和你擁抱。

END:我是文化歷史大綜合,一個喜歡玩弄文字遊戲的人,想在有生之年,努力拼搏一把。您喜歡的、滿意的,就是我追求的,歡迎大家把關心的話題寫在評論區,我會作爲後續選題,創作出更多膾炙人口的優質內容,記得關注我哦。

這事發生在寧夏彭陽縣:文化科技發展了,任何事情也就今非昔比了

如何保護和傳承好寺湖柳編傳統技藝,他們做到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