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趙小康/文 通訊員 雷博/圖)2020年初,一場席捲世界的新冠疫情突發而來,瞬間肆虐華夏大地,嚴重威脅着人民羣衆生命安全。祖國大地不同境地,不同行業,齊心協力,大家用艱苦卓絕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奉獻出自己的中國力量。

有這樣一支隊伍,雖然他們不曾逆行武漢直撲前線,雖然奮戰在抗疫阻擊戰的後方,但他們同樣不懼危險,默默奉獻。在這場全國一盤棋,全縣一條心的戰鬥中,踐行着自己神聖的職責,堅決守護着涇陽縣新冠疫情“零”突破的紅線。她們在爲生命堅守,爲“零”堅守。他們就是涇陽縣疫情防疫阻擊戰中“零”的堅守者之一,涇陽縣婦幼計生中心的醫務人員。《陽光報》記者近日在咸陽市涇陽縣走訪了這羣平凡又偉大的白衣使者。

一支團結頑強能打硬仗的光榮團隊

疫情發生後,涇陽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高度重視、積極響應、主動出擊,全面參與到全縣疫情防控工作中。院中心領導班子視疫情爲命令,帶領全院幹部職工迅速行動,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嚴密部署,細緻安排。組建疫情防控志願者團和黨員突擊隊,要求全體醫護人員要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堅決防止疫情擴散蔓延,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中心醫務科及院感科就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工作從預檢分診、疾病診斷、治療原則及方案、院內防控等方面進行了專題業務培訓,採用現場、PPT、微信羣等多種形式培訓,做到全員覆蓋無死角,對重點科室人員進行反覆培訓,全面提高職工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和防控能力。

疫情剛開始,就在醫院大門口設置體溫檢測登記處,抽調6名同志配合保衛科24小時值守,對進入醫院的每一位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登記,瞭解有無武漢旅居及疑似患者接觸史,守住進入醫院的“第一道防線”。2020年1月21日,緊急調配8名醫務人員加強發熱門診力量,認真對每名發熱病人或有武漢旅居史人員及接觸者進行檢測體溫、詳細問診、評估病情、排查疫情等,醫務人員沉着應對,科學處置,真正做到嚴防死守,把好進入醫院的“第二道防線”。

疫情日益嚴重,絲毫不能懈怠。1月31日,按照上級部署,緊急調配12名同志,配合公安、路政、市場監管等部門,參與雲陽關中環線鬥口段監測點執勤工作一直到2月6日,2月7日又進入三渠鎮夏村監測執勤點,工作人員頂着嚴寒24小時堅守工作崗位,在崗期間幾乎不喝水不上廁所,對出入該縣車輛、人員進行登記和體溫檢測,嚴守進入涇陽的“第一道防線”。

未雨綢繆智勇雙全的女科長

涇陽縣婦幼計生中心院感科科長張燕芳,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婦計中心院感防控的重任,帶領團隊爲醫護人員築起一道堅實安全的防火牆。

她帶領團隊會同醫務科、總護理部負責人,結合實際情況,制訂院內新冠肺炎防控指南文件,細化各科室防控措施,制訂消殺示意圖,醫療廢物處置辦法等規範性文件,對重點部門的防控工作細化到每個人,確保工作落到實處;指導個人防護用品正確使用,確保醫務人員安全。

疫情防控期間,醫用防控物資調配受到國家管控。現有物資儲備告急,對科室及工作人員使用必須進行嚴格管控。她臨危受命,對中心防護用品和消殺物資出庫領取進行把關審覈。在疫情動態發展未知的狀況下,快速和藥庫人員摸清庫存,立即制訂措施,對科室物資領取實行周使用制度,確保臨牀一線安全防護需求。

抗擊新冠疫情最艱苦緊張的一個多月,張燕芳科長不分晝夜、不論上班下班,忙碌的身影一直衝在第一線,出現在各科室,與一線防控人員一起共參與、共擔當、共抗疫,她用敏銳、嚴謹、認真、擔當的態度,履行了一個院感人的職責。

用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共同鑄就零的堅守

2月1日,涇陽婦幼計生中心受命在縣委黨校設立集中醫學觀察點。全院醫護人員積極報名,主動要求參加防控一線工作,最終中心選派1名副主任帶領8名醫務人員參與觀察點工作。在醫務科、總護理部、院感科等科室的積極配合下,短短1天時間,完成醫學觀察點醫務室建設和消毒防護準備工作,隨時準備對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密切接觸着進行隔離觀察。

高林,涇陽縣婦幼計生中心婦產科主治醫師,中共黨員,從事婦產科臨牀工作10餘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她主動請纓、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參與涇陽縣黨校醫學觀察點的籌建工作。在涇陽縣婦幼計生中心的部署指導及各科室的密切配合下,她帶領8名醫護人員按照抗擊疫情防控標準指南,完成了各項工作流程,制訂了醫學觀察點的各項標準制度和各項管理措施。

在縣委黨校醫學觀察點,涇陽婦幼計生中心主要負責的是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的集中隔離觀察工作。高林帶領小組醫護人員,認真學習標準防護消毒規章制度,加強自我防護意識。從上崗前防護隔離服的穿脫,到怎樣消毒殺菌,她都親自示範,反覆演練,做到人人過關。她帶領醫護人員辛勤工作,從消毒殺菌用品到每一位隔離者的生活用品,一日三餐都要安排妥當,大到WiFi,小到牙膏牙刷,能想到的方方面面都要爲他們及時解決。2020年2月5日,黨校隔離觀察點開始集中收住九名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是常規,更多的是陪伴和安撫。被隔離到這裏的疑似患者密切接觸者最小的三歲,年齡最大的已過七十,因爲疫情被隔離到了這裏,無論從生活習慣還是心理承受方面都會發生一個很大的波動。爲了讓這批隔離觀察者儘快適應隔離生活,她們建立起微信羣,每日與被隔離者互動,瞭解他們的飲食起居、身體變化和心理動態,及時做好物資配備、環境消殺、體溫測量和心理疏導等工作,讓他們能安心地在這度過隔離期。

現在,涇陽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疫情防控和接診治療工作已經進入常態化,且每個月都有可能隨時被抽調返回隔離點,進行高危地區返回涇陽人員的隔離觀察工作。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涇陽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聽黨指揮,敢打硬仗,醫護人員不計個人得失,無私奉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醫務人員的初心和使命,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頑強堅守着涇陽縣新冠疫情“零”突破的紅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