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末年,当时连年大旱。导致底下的人民民不聊生,但是为什么李自成在起义的时候他却有粮草,他的粮草是从哪来的呢?

首先灾荒的情况只是相对严重,还没有到了普天之下年年大旱的地步,要真是全国颗粒无收,不用李自成,皇帝也饿死了。实际上崇祯初年,农民军就曾经进入过山西,河南湖广,但是响应的人数并不多,因为农民军在河南遭到了重大的打击,等到崇祯13年之后,随着灾情,李自成等人在河南湖广一带也开始有了广泛的支持,但放眼全国,还没有达到农业完全瘫痪的地步。

也就只有陕西了,始终是灾情比较严重的,就算是陕西,也因为孙传庭的等人的治理有过短暂的繁荣,明朝的粮食生产也没有完全瘫痪,否则,李自成的大军就得像唐末黄巢一样吃人肉了,那么他们的粮食从哪来的呢?答案就是抢大户。

李自成之所以能够推翻明朝,称帝建国,差点统一天下,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它就是对百姓很好,而粮草主要来自于大户,当然这种大户也不是乡间的土财主,李自成后来能养得起几十万军队,因为他抢了一些明朝的顶级大户,这些顶级大户,就是纷纷在明朝各处的藩王。

明朝的藩王是被朱元璋分封在各个地方,由于制度优势,所以他们积累了海量的财富,可以说,河南的一半天地都归属于8个王爷,这王爷除了在河南有百万亩土地,还有湖广每年给他几十万两银子的捐赠,非常富裕。他们积累了海量的财富,但是也不愿意舍得捐献给国家,明朝的大臣敢怒不敢言,皇帝也碍于情面不好干预,只能看着这些蛀虫越养越肥。

但对于李自成来讲,这是毫无意义的,李志成每次都能把藩王的城池打下来先,抄没他们的家产,李自成打下开封的时候,生擒了万历皇帝最爱的儿子福王,在那个时候福王居然把自己养到了360多斤,简直就和猪一样。李志成直接把他和鹿在一起炖了。

他家很有钱,仅这一家的家产,就可以解决崇祯朝廷的财政困难,结果都落在了李自成手上,李自成一路上攻城拔寨,消灭了很多藩王,缴获了无数财产。而也有无数地主和官员老家被抄,所以李自成成为了整个地主集团,最仇恨的人。

但是这样的举动也让天下的地主文官们寒了心,他们意识到李自成和自己不是一路人,后来清军入关之后,大量的文官们投靠。李志成这么做,虽然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也让他彻底的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