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市經信局獲悉,由北京市創建的3家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和15家市級產業創新中心組團亮相科博會,重點展示北京市通過產業創新中心建設推動產業生態加速完善的重要成果。自動駕駛:北京已開放699.58公里測試道路

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汽車產業技術變革的主要方向上,北京市創新資源集聚度全國領先,建設了國聯動力電池、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等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智能車聯、先進動力電池等一批特點鮮明的市級產業創新中心。

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負責國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京冀)示範區建設、管理與運營工作。據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8月底,北京市已經有13家企業的82輛車拿到自動駕駛聯繫工作小組發放的公開道路測試審查意見,公開道路安全行駛里程累計超過179.8萬公里,無論測試企業數、車輛數、累積里程數還是場景覆蓋度都是全國領先。

目前,北京市已經在4個區開放200條共計699.58公里自動駕駛公開測試道路,其中亦莊40公里V2X測試道路,是國內首條具有潮汐車道的自動駕駛V2X公開測試道路。醫療機器人:可做骨科、腸胃鏡手術

這次亮相的北京市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是我國醫療機器人領域唯一的產業和技術創新中心。創新中心圍繞醫療機器人產業鏈上、中、下游的結構,矩陣式整合前、中、後端行業優質資源,積累突破共性關鍵技術,打通從想法到科研、到成果轉化、再到產品全流程的關鍵環節,構建政、產、學、研、醫、融交叉協同的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生態。

科博會上,一款可以做手術的機械臂亮相。“術中通用協作機械臂,是針對手術環境對機械臂的要求,比單純人工手術的穩定性更強,也更精準。”研發方思靈機器人公司負責人說,這一機械臂突破了冗餘自由度機械臂構型設計、高速高精度變參數阻抗控制、機械臂高靈敏度碰撞檢測等關鍵技術。

此外,機械臂搭載思靈自研的“機器人大腦”——靈核操作系統,末端兼容不同手術機器人系統的器械,有望用於骨科、神經外科、腸胃鏡、腔鏡、康復理療等醫療場景,實現國產替代進口,爲醫用機械臂提供國產化部件。科技抗疫:正在研發食品級消毒液

科技抗疫展部分共展示北京的AI輔助診斷、呼吸機、檢測試劑、測溫、中成藥、防護用品、消殺、大數據預警監測的8類企業。

在“AI+CT”輔助診斷方面,推想科技的肺炎智能輔助篩查和疫情監測系統,可以實現對肺部影像的快速篩查和精準分析,對肺炎特別是新冠肺炎靈敏度超過99%。目前,系統執行點已經覆蓋全國33個省級行政區,並在2020年分別獲批歐盟CE認證、日本PMDA醫療器械認證和美國FDA認證,作爲中國醫療AI國際化的領軍者,率先開啓AI產品全球市場準入與商業化進程。

“從大年初三複工到現在,北京工廠一共生產供應了七八千噸的消殺用品。”洛娃集團董事趙建利向記者介紹,在過去研發各種用途消毒液的基礎上,也正在研發食品級消毒液,既可以用於食品的消毒,又可保證食品的新鮮,目前公司的無毒報告、殺菌試驗報告已經出爐,正在委託第三方做相關報告。人工智能:籌建世界級人工智能專利池

市經信局介紹,本市人工智能產業正在由研發主導、局部應用引領的初創期,向產業培育、應用拓展的成長期過渡。作爲全國首個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北京將以開放公共數據爲突破,着力“強算鑄芯”“集成商用”,帶動社會數據不斷匯入,支持人工智能企業更好地融入北京的城市發展。

這次亮相的信用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將全面支持信用科技產業標準研發創新、應用技術創新、產品與服務創新、成果推廣創新、運營模式創新、組織體系創新,以信用評級、企業徵信等傳統和新興信用服務產業爲重點,培育以信用科技爲核心的產業生態環境和產業集羣。此外,北京人工智能專利創新中心也在籌建世界級人工智能專利池與專利聯盟,形成人工智能知識產權防護屏障,參與國際間人工智能相關標準制定;北京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創新中心將以技術研究院爲中心,以國際一流的頂級實驗室爲載體,吸引國際頂尖科學家、國內知名學者及人工智能中堅人才,引領原始創新突破。

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 曹政

流程編輯 吳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