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着經濟全球化,也湧現出了很多資本企業家,靠着自己對經濟的獨到見解和決斷,爲他們贏得了很大一筆財富,“受益於國,報之於國”,中國曾有一個愛國企業家,花了一億美元爲我國購買了第一艘“半成品”航母瓦良格號,這個人的名字叫徐增平,不知道如今大家是否還記得他呢?

意氣風發的徐增平

前言:航母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我國的山東艦

進入21世紀,世界的科技正在飛速發展,海軍實力的強弱,是一個國家國力強盛的重要因素,而航母是支持海軍部隊的基石,空軍遠洋作戰的助推器,擁有了航母,對於一個國家,其海上力量將變得全面化、放大化(作戰海域範圍)、作戰方式多樣化,作戰海域也會由近海擴大到中遠海域,因此航母對於一個國家的地位不言而喻。

徐增平購進的瓦良格號就是如今遼寧艦的前身

遼寧艦前身瓦良格號

瓦良格號的歷史背景。說到瓦良格號可謂是來之不易,當時因爲蘇聯解體後,使得這艘還沒有建造完成的“半成品”航母交由烏克蘭負責,當時受大環境影響,烏克蘭的經濟已經無法支持他們把瓦良格號收尾,無奈之下,烏克蘭開始向全世界出售瓦良格號,恰好當時我國的技術水平還達不到獨立建造航母的地步,急需一個參考“模型”。

在海上航行的遼寧艦

購進瓦良格號跌宕起伏。烏克蘭對外出售航母這個消息,正符合了我國當時的需求,但是當我國與烏克蘭聯繫購進瓦良格號時,對於我國發展虎視眈眈的美國,便從中作梗,聯合西方國家給烏克蘭施壓,“明確不能以研究爲目的購進航母”,言外之意這擺明了是不讓我國購買航母用於研究,就在這緊要關頭,作爲商人的徐增平挺身而出,在和華夏證券的共同努力下,最終以一億美元將這個來之不易的“寶貝”瓦良格號奉獻給國家,民族大義面前,利益之上的商人徐增平,毅然站在了祖國這一邊。

帥氣的徐增平

瓦良格號就是如今遼寧艦的前身。瓦良格號來到中國後,經過我國科研人員的努力研究,用時7年,瓦良格號迎來了華麗的變身,中國第一架航母遼寧艦誕生。在徐增平將瓦良格號捐獻給國家後,第二天宣佈自己的公司破產,爲了國家,毫不猶豫放棄了自己一手建立的公司,愛國是由內而外,着實然讓人敬佩。

徐增平的經歷和現在的現狀

徐增平爲清華大學捐款2億

徐增平出生於1952年4月1日,祖籍爲煙臺,1983年開始,利用對商業敏銳的嗅覺,從事經營電器以及農副產品貿易,之後徐增平攜妻子移居香港,並創立了創律公司,公司的主要業務爲投資和商貿。1997年,徐增平爲祖國購買瓦良格號,爲我國航母的科研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2011年,他又向清華大學物理學院捐款2億,人才的儲備和科研都需要資金的支持,徐老爲了祖國的強盛,繼續無私地奉獻着自己的力量。如今的徐增平淡出了事業,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回饋社會方面。

總結

如今我國已經實現了兩艘航母並肩,山東艦和遼寧艦航行在海上爲國爭光,這背後承載着無數人的努力付出,這也許就是愛國的力量,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愛國不分先後,致敬“可愛”的徐老,正因爲有像徐增平這樣千千萬萬愛國人士的無私奉獻,爲我國在前的道路上不斷助力,讓中國之光越來越耀眼,值得我們爲他們點贊和學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