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現在優秀的小孩越來越多,孩子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定位自己,有的孩子過於驕傲,而大部分的孩子則偏向於自卑和內向的性格。

這也讓很多家長感到苦惱,如何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自信而開朗的童年成爲很多家長的難題。

樓上小李家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小李的孩子紅紅是一個很白淨的女孩子,可總覺得自己不如別的女生好看,每天照着鏡子連連嘆氣,對自己的每個五官都感到不滿,這讓小李一時犯了難,這個年紀的女孩對自己的樣貌怎麼會感到自卑呢?

確實,很多孩子“莫名其妙”的自卑讓家長們無法理解,更也就不知道該如何勸說或是開導,但孩子的心理問題可不是小事,家長們究竟應該怎麼做呢?

鏡中我效應是什麼?

這個概念來自於美國,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自己的方式其實只有一種,那就是照鏡子,鏡子裏的自己長什麼樣我們心中就認爲真實的自己長什麼樣。

往深裏說,在與別人的交往過程中,我們心中對自己的認知來自於外界對我們的評價,實際上我們認識自己的方式都來自於外界,這就是所謂的鏡中我效應。

倘若鏡中我不好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1. 受到打擊,自暴自棄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只是犯了一個小錯誤,家長們明明可以適當教育一笑而過卻偏偏抓着不放,讓孩子受到打擊。

比如說小時候班上有個同學因爲偷了樓下超市裏的一個筆記本被老師發現叫來了家長,家長二話不說直接罵孩子小偷,不給孩子改正的機會只是一味辱罵讓這個孩子將來真的習慣了盜竊。

常言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給孩子改錯的機會會讓孩子自暴自棄,認爲反正不管怎麼做都不能改變他人的評價,這樣負面的鏡中我毀了孩子的一生。

2. 家長過於謙虛讓孩子自卑

中國家長們都有個通病,就是太謙虛,對自己謙虛也就算了,關鍵是對孩子還更謙虛,這讓孩子心裏常常得不到認可。

之前家裏有親戚帶女兒來玩,小女孩學習很好是班上的學習委員,於是有人在一旁誇小女孩真優秀,可沒想到這位母親馬上就反駁說,又不是班長能有多厲害。從這語氣中可以聽出母親想讓孩子當上班長。

可孩子心中卻會認爲母親太冷酷,自己無論怎麼做都得不到認可,認爲自己太差,從而感到自卑。

俗話說得好,謙虛使人進步,家長們常常只記住了這一句,卻不知道適度的誇獎也極其重要。

3. 貼標籤讓孩子心裏受傷

家長們常常在無意中給孩子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比如說胖子,小矮子等等,可能在家裏叫叫會認爲很親切,但在外面叫會讓孩子感到自卑,覺得自己真的是個胖子或者是小矮子,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避免此類用語,多加小心。

積極的鏡中我有什麼益處?

家長們心中的孩子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家長認爲孩子是一個優秀的人孩子就會朝着優秀的方向前進,孩子與家長的接觸最爲密切,家長對孩子的評價構成了鏡中我的一大部分,所以家長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構建孩子心中積極的鏡中我。

父母們應該怎麼做?

1. 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

家長們要學會找到孩子身上的優點並加以誇讚,讓孩子知道最親近的人是欣賞自己的,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到鏡中我是積極的,從而擁有自信開朗的童年。

2. 以身作則當孩子的榜樣

家長們要從與身邊朋友、親戚交往的過程中用自己的行爲來教育自己的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遇到這些情況時應該怎麼做,教會孩子如何正確應對他人的評價。

3. 多使用正面積極的話語

家長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一定要儘量使用積極的言語,正面的語言會讓孩子感到溫暖和力量,家長們都是爲了孩子好但倘若方式用錯了會讓孩子的成長適得其反。

總結

孩子的自卑是成長路上正常的一環,家長們也不必過於焦慮恐慌,只需利用以上方法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正確認識自己,積極處理外界的眼光與聲音,做最自信的自己!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