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通訊員 閆建剛 羅煒 記者 鄭亞雷)9月19日,中國顯微外科傳承與創新論壇第八站—陝西省手外醫師分會學習班在西安鳳城醫院成功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顯微外科大咖們齊聚該院,爲學員們帶來了一場專業且豐富的醫療饕餮盛宴,使之受益匪淺。

此次論壇由《中華顯微外科雜誌》、陝西省醫師協會手外科醫師分會、骨科在線主辦,西安鳳城醫院承辦,並邀請到了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會分會第5、6屆主任委員侯春林教授,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會分會第8屆主任委員劉小林教授,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會分會主任委員顧立強教授,中國醫師協會顯微外科學分會會長趙德偉教授,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會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徐永清教授,《中華顯微外科雜誌》編輯部主任汪華僑教授,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唐舉玉教授,亞太重建顯微外科副主任委員章一新教授,香港骨科學院院士、北京積水潭醫院劉波教授,陝西省醫師協會手外科醫師分會主任委員許玉本教授,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分會常務委員趙廣躍教授,中華醫學會手外科分會常務委員叢銳教授,廣東省醫療行業協會副會長謝振榮教授,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宋保強教授,兵器工業五二一醫院郭永明教授和滕雲升教授,西安市紅會醫院宋濤教授、魏登科教授、歐學海教授、張紅星教授等擔任特邀嘉賓,西安鳳城醫院董事長、院長王保山,常務副院長閆依羣,董事長助理李建榮,業務副院長趙慧仙、副院長佘鵬、黃忠軍、手足顯微外科主任鄭曉菊以及來自國內、省內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論壇。

西安鳳城醫院王保山院長在致辭中稱:“此次盛會,國內及省內衆多學術界知名專家同仁齊聚一堂,探討下肢複合組織缺損修復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交流學術經驗與成果,共襄醫療發展的傳承與創新,是陝西省醫療界的又一學術盛宴。希望通過此次學術交流,讓大家能開拓眼界、學有所獲,進一步促進陝西乃至全國顯微外科技術的發展和水平的提升!

許玉本教授稱:“此次論壇,名家一聚,專程爲陝西的手外科、顯微外科傳經送寶,將會給全省顯微外科同行們帶來國內、國際最前沿、最先進的理念與經驗。”

顧立強教授詳細介紹了舉辦《中華顯微外科雜誌》傳承與創新的目的,希望大家學習共勉,共創我國顯微外科新的輝煌。

趙德偉教授和章一新教授爲西安鳳城醫院授牌,王保山院長代表醫院接牌。

論壇期間,參加會議的各位專家教授分享和討論了各自所在領域的獨到見解。侯春林教授的《中國學者對世界顯微外科的貢獻》,劉小林教授的《醫工結合轉化研究中臨牀醫生的角色與作用》,趙德偉教授的《股骨頸骨折的顯微外科治療進展》,徐永清教授的《脛骨骨髓炎、骨缺損治療成功的關鍵》,唐舉玉教授的《嵌合穿支皮瓣移植重建下肢複合組織缺損》,章一新教授的《肋間動脈穿支皮瓣的分類與臨牀應用》,朱慶棠教授的《嚴重創傷肢體血循環重建》,趙廣躍教授的《嚴重創傷肢體軟組織缺損修復的時機》,叢銳教授的《肘管綜合徵—術式選擇與技巧》,劉波教授的《腕TFCC損傷:現代理念與新進展》,謝振榮教授的《下肢嚴重創傷的顯微外科修復》,許玉本教授的《多拇畸形關節成形術的指徵和技巧》,宋保強教授的《遊離筋膜瓣移植在手足缺損中的應用》,魏登科教授的《手部腫瘤診治》,張紅星教授的《多關節屈曲攣縮症的手術治療》,王新宏教授的《上肢GustiloIIIC損傷的顯微外科治療》,郭永明教授的《脛骨上端骨折術後骨外露的顯微外科修復》,滕雲升教授的《顯微外科在下肢開放骨折中的應用》,宋濤教授的《小腿節段性毀損傷的保肢策略》,歐學海教授的《腓骨瓣移植修復肢體組織缺損》,汪華僑教授的《加強臨牀隨訪提高論文質量》等學術報告精彩紛呈,讓大家受益匪淺,不時引起會場陣陣掌聲。

此次論壇還進行了肢體複合組織缺損顯微修復青年病例競賽,併爲優秀獲獎作品進行頒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