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中,主角顧廷燁固然人物瀟灑,無論他多彩的經歷,還是對愛情對事業的執着,都很吸引讀者眼球。

顧家大郎顧廷煜也不是等閒之輩,這個風神瀟灑的翩翩公子,和顧廷燁雖是親兄弟,卻是兩個極端。

顧廷煜是顧家長子,容顏俊秀,儒雅瀟灑,自幼體弱多病,惹人憐愛。在原著中,顧廷煜之俊美是僅次於齊衡的。

顧廷煜外表文雅,但心機深沉,和橫衝直撞的顧廷燁不同,顧廷煜走的是攻心路線。

顧廷煜素來對顧廷燁懷有敵意,在家庭生活中,他常常四兩撥千斤,三言兩語就能把顧廷燁送到父親的棍棒底下。

顧廷煜對異母弟弟顧廷燁的仇恨是繼母小秦氏從小種下的。顧廷煜的母親是大秦氏,大秦氏和顧偃開感情深厚,伉儷情深。

爲了拯救顧家於危難,顧偃開忍痛一紙休書將大秦氏休回家中,違心地娶了揚州富商白家女兒爲妻。

大秦氏因此鬱鬱而終。大秦氏的妹妹經常來往顧府,在年幼的顧廷煜面前說盡顧廷燁母親的壞話。

後來顧廷燁的母親去世,顧偃開娶了小秦氏。小秦氏一邊行“捧殺”之策,把顧廷燁縱得無法無天,一邊繼續在顧廷煜面前散播仇恨的種子。

當局者迷,天資聰穎的顧廷煜凡事看得透,但唯獨對弟弟顧廷燁沒有辦法釋懷,恨到了骨頭裏。

顧廷煜恨顧廷燁分爲兩個階段:一是幼年和少年時,受姨媽小秦氏的灌輸。

小秦氏從小就告訴給顧廷煜,他的親生母親大秦氏的早逝是顧廷燁的母親造成的,白家母女是他的仇人。

雖然顧廷燁的母親白氏在顧廷燁很小的時候就故去了,但顧廷煜依然對弟弟顧廷燁懷有很深的敵意。

顧廷燁是害死母親的仇人留下的孩子,顧廷煜怎麼會愛得起來呢?這是人之常情。

成年後的顧廷煜讀書明理,已經知道把對白氏的仇恨轉嫁到弟弟顧廷燁身上是不公平的。

但他依然恨顧廷燁,只是恨的原因改變了。他恨顧廷燁健康,更恨顧廷燁分去了父親的愛。

單親家庭的孩子總是特別敏感。從小失去母親,又早早被小秦氏埋下了仇恨種子的顧廷煜更是如此。

顧廷煜自幼體弱,聰慧俊美,引人憐愛。但那些來自他人的憐愛,根本滿足不了顧廷煜的心理需求。

身體羸弱帶來的無力感,讓顧廷煜更加敏感。而武人出身的父親,平時粗枝大葉,他會給顧廷煜請最好的郎中看病。但不會注意顧廷煜的小心思。

父親有時間就會拷問弟弟顧廷燁的功課,悉心傳授顧廷燁武藝。雖然父親很嚴厲,顧廷燁常常喫苦頭,但這一幕落在顧廷煜眼中,就是父子情深。

父親和顧廷燁的親密是顧廷煜想而不可得的,所以顧廷煜又羨慕又嫉妒,更有濃濃的恨。顧廷煜只要瞅準機會就會陷害顧廷燁。

而顧廷煜對顧廷燁下藥最猛的,就是在官家面前下讒言,把顧廷燁少年時口無遮攔的話,當成成年後的話告訴官家。

官家一怒之下不僅把顧廷燁名列三甲的成績取消,還令他50歲之前不能再參加科舉考試,徹底斷了顧廷燁的前程。

和小秦氏比起來,顧廷煜陷害顧廷燁的手段有過之而無不及。直到顧廷煜偶然得知自己的已經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深愛妻女的顧廷煜知道自己的病況後,醍醐灌頂,頓然醒悟。他立刻改弦更張,摒棄前嫌與顧廷燁和解。

顧廷煜雖然身體不好,長年與湯藥爲伍,但他卻是一個好丈夫,一個好父親。

《知否》中很多人都經常說:“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顧廷煜也是這樣做的,一心爲妻女的未來生活做謀劃。

顧廷煜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已成槁木,時日不多。他原本要爲妻女做長遠規劃,但知道病情後,他只能改變策略,變長線爲短線。

顧廷煜心裏很清楚,在顧家,只有一個人靠得住,那就是他恨了半生的顧廷燁。

而那個口口聲聲愛他的姨母加繼母小秦氏,心中的小算盤珠子其實全是爲自己的親生兒子盤算的。

顧廷煜更知道,只要他不過繼小秦氏的孫子做繼子,不和顧廷燁爭奪爵位的繼承權。他和顧廷煜就有和解的可能。

誰也想不到,病懨懨的顧廷煜一旦做了決定,行動起來竟然是雷厲風行。連他一向以行動派著稱的弟弟顧廷燁都驚訝而敬佩。

工於心計的顧廷煜,雖然被一身疾病耽誤了前程,對顧廷燁母親的無端仇恨矇蔽了良心,但作爲丈夫和父親,他的所作所爲還是值得敬佩的。

顧廷煜最後和弟弟顧廷燁的和解,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雖是無奈之舉,但他爲妻女謀劃之周全,動作之迅速,也稱得上無雙睿智了。

題外話:如果顧廷煜早早放棄仇恨,那麼他的人生軌跡會是怎樣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帶着思想讀書,寫有溫度的文字,我是想了解更多精彩,點個關注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