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編劇是影視製作中重要的一環,好劇本纔是作品成功的核心,但長期以來,兩岸三地的編劇都處在行業鏈的底端,他們的待遇和付出幾乎無人知曉,媒體和公衆根本只重視演員和導演,就連投資人都更有存在感。近日,香港影視圈的幾位編劇便在某港媒採訪中大吐苦水,直言自己的工作不被尊重。

從業20年的李敏曾爲《喜劇之王》、《掃毒2:天地對決》創作劇本,是香港影視圈內比較成功的編劇,但她稱從未有被尊重的感覺,“其實已經習慣了被忽視,不只是某個人在對編劇進行欺凌,而是整個行業對編劇忽視,是文化的問題!”《逆流大叔》的編劇陳詠燊也贊同這個觀點,他說:“編劇在電影圈的地位,簡直比地上還低兩層!”

與外界認爲的主導劇本創作的印象不同,編劇們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創作自由,影視公司老闆、導演、演員都比他們更有話語權。說起這個,李敏、陳詠燊等人大吐苦水:“誰都能改劇本!老闆,老闆的女朋友,導演,演員,甚至端茶送水的打雜人員,都可以對劇本指手畫腳!很多香港人覺得自己讀過書、認識字,就等於知道寫劇本,或者說看過幾部戲就能改劇本!”

幾位編劇表示,如果是專業且合理的建議,他們會理解並尊重,但大部分卻是不合理的要求,這還只是純港片的創作環境。合拍劇則更加困難,因爲投資金額更大,老闆們的話語權更高,“如果一部愛情片是從男生角度出發,老闆有時候會要求推倒重來,從女性角度來敘述,因爲他們的一句話,整個故事面目全非。”

劇本被肆意改動到面目全非,編劇們卻只能無奈屈服,等到了影視作品上映,觀衆們若對劇情感到不滿,他們便要承擔所有的怒火。因爲行業的潛規則,編劇們無法解釋,只能打掉牙齒往肚裏咽,“道義的問題,不能公開說,只能私下和朋友吐苦水。”

即使寫出好劇本,電影收穫大成功,編劇們也無法收穫尊重。例如《掃毒2:天地對決》,票房高達10幾億,身爲編劇的李敏無法享受榮光,但女兒只客串了個小角色,都被主持人叫上臺訪問,“她只拍了3天、連故事講什麼都不知道,但持人都訪問,而編劇無人關心,他們覺得客串的演員都比編劇重要。”同樣的經歷不止一次,純港片《翠絲》舉行首映記者會時,主持人把所有人都喊上臺,唯獨沒有編劇的份。

陳詠燊則補充稱,有些編劇會被導演拖欠、剋扣酬勞,去溝通討薪反而被列入黑名單,“我們是劇組的重要成員,卻因爲種種原因拿不到錢,在整個電影行當,也只有編劇的待遇會這麼差!”

從這兩位著名編劇的話中,我們可以很明顯感覺到他們受到了老闆、導演乃至於一些演員的多重欺壓,而更可怕的是,成名已久的編劇們都被如此對待,那些剛剛入行的後輩們處境又會多惡劣呢?這種不健康、不合理的行業潛規則,毫無疑問應該掃進歷史的垃圾堆。哦對了,照這種情形來看,內地的編劇待遇可能更差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