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標兵奔北坡,北坡炮兵並排跑。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當看見二十多年前的自己在你面前流利地說出這段繞口令,並且惟妙惟肖地回憶起你當年逃過的課、看過的電影、甚至定下的小目標,你會不會以爲自己穿越到了未來?

不要驚訝,這不是科幻電影,這是百度世界2020大會上展示的虛擬人——基於二十多年前總檯央視主持人康輝的形象、記憶和所擁有的知識生成的“小康”。它不僅能和康輝本人一起“回憶往昔”,還在現場與另一位虛擬人“小李”——二十多年前的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進行了一段“跨越時空”的風趣交流。

近年來,中國AI巨頭百度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推動AI落地到普通人生活中。公衆印象比較深刻的是2017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乘坐無人駕駛汽車上北京五環”的新聞,但人們更震驚於:AI技術居然已經發展到這種程度!

人間一日,技術進步千里,時隔三年,AI又變聰明多少呢?9月15日,央視新聞與百度通過聯合出品的一部“AI大片“——百度世界2020”,把AI改變的中國國民生活全貌搬上了屏幕。

而這次直播足足做了3小時!

總檯央視主持人康輝擔任直播間主播,央視新聞AI體驗官兵分4路,和百度高管一起深入首鋼園區、一汽紅旗長春總裝車間、北京智慧養老社區、上海佘山世茂洲際酒店等真實智能生活場景中,直播體驗AI如何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

內參君看到,在首鋼園區,央視新聞AI體驗官寶曉峯拿出手機點了下App,打了個專車,不一會居然駛來一輛紅旗,沒有駕駛員!一般無人車都會有測試員坐在駕駛位上,但這輛紅旗連測試員都沒有,駕駛位空着。

接着,遇到行人穿越人行道,遇到自行車逆行,切換5G平行駕駛,演示脫困場景,演示與“小度對話”,平安抵達,在熱鬧商圈自動尋找車位,自動泊車。

在一汽紅旗長春總裝車間,內參君看到的是被揭祕的中國第一條自動駕駛生產線。

紅旗是新中國自主工業體系的起點,也是新中國汽車業的起點。紅旗居然早在2003年就開始自動駕駛研發,當時是與國防科技大學合作,2011年上路測試,但僅僅是實驗性質。

真正的轉折點是在2017年7月,一汽集團宣佈成爲加入百度Apollo計劃的首家整車廠。

2019年,首批L4級自動駕駛乘用車量產下線,現在,普通市民已經可以在長沙、滄州、重慶等地乘坐無人駕駛出租車。

在昌平智慧養老社區,輪到對話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統——小度助手大顯身手,它把老人的生活安排的妥妥當當。社區中有近200戶老人家裏,配備了定製的小度智能屏,其中,一位做過體育老師的劉大爺,用小度聽戲曲評述、看新聞節目,還能跟着小度唱唱歌。

在上海佘山世茂洲際酒店,則展示瞭如何用小度語音控制酒店裏的窗簾、燈光、空調等等設備,無人配送機器人如何代替服務員給客人送牙刷、如何通過小度查詢酒店內信息等等。還圍繞隨身場景,推出了小度真無線智能耳機,不僅是個人專屬的AI語音助手,還加持智能翻譯,特別打造的“流浪地球”模式讓中英暢聊溝通無阻礙,是用戶耳邊的“翻譯官”。

國家電視臺聚焦AI

前沿釋放了強烈信號

央視無小事,因爲央視是國家電視臺,一舉一動都舉足輕重。

而這次兵分四路直播AI在現實生活中的落地情況,也不止是圖個新鮮,或想抓一波流量,背後凸顯的是中國對AI戰略的整體高度重視。

可以從長遠中三個方面看AI對中國的意義。

其一,AI在技術上是中國實現趕超的一個突破口。AI的概念雖然已經提出了很多年。但在世界範圍內AI實現突破還是近年的事情。以前AI是基於模仿人類思維,很多年技術上沒有突破,而互聯網、科技公司們則另開爐竈,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和大數據來實現AI進化。

所以說在起跑線上,中國的AI技術和全世界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甚至還領先,百度的AI專利數量甚至超過了一萬件。這可是具有長期戰略意義的。

其二,從中期看,AI正成爲中國掀起的新基建大潮的“數字底座”,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也是長遠的。

新基建不僅是中國的國家戰略,同時也是全球各國正在努力爭奪的戰略高地,其特徵就是“5G”、“AI”、“大數據”等基礎數字元素蘊含其中。

什麼是“數字底座”?在新基建的規劃中,未來多年,各地大概有超30萬億的投資落地,比如“交通強國”、 “智能城市”、“工業互聯網”等,而在這些超級項目裏,都少不了“5G”、“AI”、“大數據”等。

以前建造橋樑、樓宇等基建項目,落地就是完工,但新基建不同,它需要AI這樣的靈魂部分入駐,才能算大功告成。

其三,從近期看,AI正在引領新一波的科技消費浪潮,對促內需和雙循環意義重大。AI已經進入中國人的現實生活,正產生着方方面面的影響。

這也是央視之所以要重點關注的一個重要出發點:和老百姓息息相關。

抖音和TIKTOK大家都在關注,AI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外賣小哥的送餐時間大家都在關注,背後是AI。

無人駕駛紛紛上路,背後是AI。

各種最暢銷的智能產品,從手機、智能音箱到掃地機器人和無人機,背後還是AI。

換言之,如果通過一個巨大的AI消費浪潮把中國人比世界更早地納入AI世界,那麼也能進一步推動中國在AI上的領先度。

因爲AI就是用的人越多越聰明!

本土科技巨頭將在未來AI

世界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有一個新聞不知道讀者們注意到沒有,9月11日下午,國家領導人在京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其中提出了科技的四個“面向”,除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還有個“面向經濟主戰場”。在與會的發言人中,也有來自民企的科學家。

種種事實表明,中國本土科技巨頭,正在國家科技戰略中佔據更大的分量。

這可以從側面回答一個問題:爲什麼央視要借百度世界大會的場子來聚焦AI?

因爲在本土科技巨頭中,在AI領域投入最早、技術最強、佈局最完整、決心最大的企業,就是百度。

這甚至不是後天刻意修煉的結果,而是先天基因決定,因爲搜索業務天然與AI關係密切,在國外谷歌就是這麼發展過來的,在國內,百度也是如此。

所以央視要向中國人展現AI影響生活的最近、最全面的一面,就首先選擇了百度。

百度的人工智能全面到什麼程度呢?

首先是早,百度創立於2000年1月,今年是創立二十週年,但在2010年,百度十歲的時候就開始了人工智能技術佈局和基礎能力的積累。

現在無人駕駛剛剛成爲行業熱點不久,但在百度,它的“AI老司機” Apollo經過600萬公里測試、跑過全球27座城市,經過了累計10萬人次的安全載客歷練。

決心大:這包括在世界各地建立研發中心,從全世界挖人,在全國建立數據中心,也包括李彥宏作爲委員在兩會上數年如一日地堅持提出AI相關提案,當然也包括“勇敢”地乘坐無人車走上北京五環。央視直播中,李彥宏也說:“經過這些技術的努力和革新,相信國家會越來越強大,社會會越來越和諧,生活會越來越幸福,未來一定會越來越美好。”

鏈條長:百度在AI上的佈局覆蓋了產業鏈上的大量節點,軟硬兼喫,大到無人汽車,小到智能耳機、音箱,百度都有涉及,覆蓋到AI生活的各個點面。

有中樞大腦:這其實是百度AI最核心部分,包括百度大腦、飛槳深度學習平臺以及百度智能雲等AI平臺。

同時,基於百度大腦的飛槳深度學習平臺和首款雲端通用AI處理器百度崑崙,還扛起AI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大旗。

百度世界2020上,百度大腦全新升級至6.0,成爲“AI新型基礎設施”。

核心技術方面,具備“知識增強的跨模態深度語義理解”能力,讓機器能聽懂語音,看懂圖像視頻,理解語言,進而理解真實世界。“軟硬一體AI大生產平臺”方面,“智能時代的操作系統”飛槳深度學習平臺全面升級API體系,讓開發者可以更便捷地開發、更高效地部署模型;百度自研的AI芯片百度崑崙2預發佈,相比2018年發佈的中國首款雲端通用AI處理器“百度崑崙1”,百度崑崙2的性能大幅提升,能夠更好地滿足各種場景的AI計算需求。

最後,百度還有一個開放的生態,AI全棧式開放賦能,企業個人開發者政府均可以平等使用,形成一個巨大的生態圈。目前,百度大腦已經開放了270多項領先的AI技術能力,開發者數量達到了230萬,來自不同行業、擁有不同背景的開發者們,都在藉助百度大腦快速地獲得AI能力。這些人加起來,也是“AI新型基礎設施”和“數字底座”的重要部分。

大時代背景下

再看本土科技公司存在的意義

事實上,在中國的未來發展中,起到類似基礎作用的本土科技公司不止是百度一家,各個科技巨頭們,都有着不同的特色,都在營造各自的產業生態。

生態化是這一代科技公司與傳統科技公司的最大區別。這使得它們迸發出的力量無比巨大,在每一個平臺、每一個公司的生態周圍,都團結着無數中小企業、產業鏈上下游,以及消費者。

這就是龍頭效應,龍頭迅速前行,帶動巨龍前進。

從這個角度而言,中國的本土科技企業,其存在具有了承載大時代背景的意義,肩負了時代賦予的責任!

百度們,加油!你們是中國未來的希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