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極客公園

如果能通過口袋閱培養出讀書習慣,哪怕不返還 799 元我也覺得非常超值。

所有人都知道讀書是件好事情,但真正拿起一本書時,又會覺得枯燥乏味,總是被微博吸引過去。這也無可厚非,畢竟逐樂是人的本性,在算法推薦的信息流中明顯更容易獲得快感,而讀書則是需要長期培養的習慣。

所以就算很多人以‘好好讀書’的名義買了 Kindle,但最終也很難逃脫喫灰的命運。我也是這樣的,我的 Kindle 連泡麪都沒蓋過幾次就低價掛閒魚了。

Kindle 官方旗艦店‘自我調侃’式廣告語

既然習慣難以培養,那我就乾脆‘買’來試試,於是我自費 799 元購買了口袋閱閱讀器,同時參加了官方的‘打卡免單’活動——連續看書打卡 150 天(每天至少半小時、每次不少於 300 頁),口袋閱就會返還全部購機款;如果打卡失敗,那我打算把閱讀器通過微博抽獎的方式回饋給極客之選的粉絲們……

當然了,因爲臭名昭著斐訊事件,很多朋友對此類‘0 元購活動’依然存有疑慮,當時斐訊以‘0 元購’的商業模式低價獲取了大量用戶,再導流給第三方 P2P 平臺‘聯璧金融’,通過販賣流量營利,但涉及到金融投資就一定就會有風險。事實上在斐訊‘0 元購’背後,其實更像是一場瘋狂的、高風險的資本遊戲,而口袋閱則沒有第三方金融機構參與,這比斐訊要靠譜許多。

口袋閱打卡返現詳情

至於能不能堅持打卡這麼長時間,就全看個人了,如果你愛讀書,區區 150 天肯定不是問題,如果你對讀書無感,說不定還能借此來培養讀書習慣。而從去年口袋閱公佈的數據來看,有 30% 的人能夠連續打卡 180 天,這次只需要 150 天,其實更加容易達成了,但也不要認爲口袋閱會做虧本生意,畢竟能堅持下來的還是少數,拿打卡失敗用戶的錢返還給打卡成功的用戶肯定綽綽有餘了,口袋閱還能獲利不少,因爲閱讀器本體只值 399 元,只是不參加返現活動罷了。

好了,廢話不多說,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本篇文章要分享的口袋閱閱讀器。

手機形態避免喫灰

口袋閱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像手機一樣的產品形態,它的外觀尺寸和幾年前的紅米千元機差不多,擁有 5.2 英寸的屏幕、7.9mm 的厚度、120g 的重量,單手持握完全不成問題,揣在口袋裏也很方便,很適合我這種時間碎片化、追求輕量出行的人。

這樣的產品形態也意味着它會有更多被用到的機會,前幾天我去外地出差時,無論是在等車間隙、飛行途中,還是在睡覺之前,我都可以隨時從口袋中掏出看上幾段。

和絕大多數閱讀器一樣,口袋閱採用了通體黑色的塑料機身,後蓋上印着‘口袋閱’的漢字 LOGO,機身邊緣也有着收邊的處理,只是過渡有點生硬,不過對於閱讀器來說就不強求那麼多了。

顯示效果媲美 Kindle

水墨屏在今天早已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除了最常見的電子閱讀器外,水墨屏也被用到了更多產品上,比如可以記錄信息的電子紙、打着閱讀旗號的水墨屏手機,甚至是盒馬鮮生、便利蜂裏的電子價籤。而從技術方面來看,有的廠商已經開發出了支持彩色顯示的水墨屏。

對於口袋閱這種基礎產品來說,最普通的黑白顯示就足夠了,如果還要有其他要求,那便是高 PPI 和閱讀燈了。口袋閱剛好具備這些功能,它的 PPI 達到了 284,比入門款 Kindle 的 167PPI 要高上不少,已經接近 Kindle Oasis 的水準了,而在閱讀燈的配備上,口袋閱擁有 36 級可調亮度,只是燈珠的色溫偏高,我感覺點亮後屏幕會有點發藍。

除了核心的屏幕外,口袋閱還擁有 2000mAh 的電池容量,在純閱讀模式下堅持三週左右不成問題,在網絡模式下也可以用上一週左右……是的,它還具備 WiFi、藍牙、甚至是打電話發短信的功能,不過應該沒人會用吧……

圖書資源豐富多樣

在圖書資源方面,口袋閱主要提供了來自騰訊系的內容生態,系統中內置了 QQ 閱讀,除了 QQ 閱讀在線書城外,你也可以自己導入 TXT、EPUB 和 MOBI 的電子書,另外口袋閱還提供了 Kindle 客戶端和微信讀書水墨屏版本,我個人是微信讀書的老用戶了,它的書城資源非常多,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免費的(領取免費的無限卡即可)。

不過在本地傳書方面,口袋閱有點不方便,它並沒有現在普遍流行的 WiFi 傳書功能,如果你想導入本地電子書,必須要連接數據線,或者使用藍牙,彷彿回到了功能機時代,希望在以後的系統升級中可以補上 WiFi 傳書功能吧。

對了,它的聽筒也可以當作揚聲器,在 QQ 閱讀、微信讀書裏就可以使用,不過音質實在是太差了,聲音非常刺耳,如果你喜歡聽書,推薦連個耳機吧,但我個人還是覺得讀書需要靜下心來默默品讀的,這個功能對於我來說聊勝於無吧。

讀書是需要培養的

都說精神財富是最寶貴的,如果能通過口袋閱成功培養出讀書習慣,哪怕不返還 799 元的購機款我也覺得非常超值,只是擔心它又淪爲一件喫灰的產品,所以一旦打卡中斷,我就把它從極客之選的微博中抽出去,給到真正有需求的朋友。

仔細想想,在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的年代,五花八門的廣告、購物節、直播帶貨不停地刺激着我們去消費,但我們卻很少問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所以你買了 Kindle 卻總在喫灰、你辦了健身卡卻很少鍛鍊、你身邊沒有用的東西越來越多,但總感覺還是‘缺’點什麼。現在我懂了,人的物質需求永遠不是從廣告裏來的,人的精神需求也不會因爲買買買而得到滿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