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國的傳統習慣,一對新人在結婚前,男女雙方都會有一些沖喜的行爲,比如男方要根據當地標準給女方一定的彩禮錢,而女方則要帶一些嫁妝去男方。原本這都是一些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在我們生活中,卻有很多情侶因爲彩禮錢而沒能走進婚禮殿堂,甚至還有一些恩愛的夫妻因爲再次提到彩禮錢而出現了婚姻危機。

今年二十八歲的娟子就遭遇了類似的經歷,她和丈夫小軍結婚兩年,雖說他們兩人是通過媒人介紹的,婚前沒有過太多瞭解,但那並不影響他們的夫妻感情。小軍在婚後第二天就將自己的工資卡交到了娟子手裏,而娟子也甘心做他背後的小女人,辭掉了自己的工作,專心在家操持家務,照顧公婆。

娟子其實並不是一個沒有事業心的女強人,她之所以願意辭掉工作,專心爲婆家付出,一來是爲了讓小軍放心,二來她是對婆家人充滿感恩。原來娟子婆家的條件其實並不好,當初訂婚時,娟子孃家人默許婆家可以降低彩禮標準,而婆家人卻堅持按照當地的彩禮標準執行,給了娟子整整二十萬的彩禮錢。

婆家人沒有降低彩禮標準,不但讓娟子孃家人滿意,更是給足了娟子面子,所以娟子對婆家人心存感恩。那時她從心底告誡自己,一定要好好報答婆家人。正是因爲那樣,娟子纔會在婚後對婆家人百依百順,甚至不惜放棄了自己喜愛的工作,安心爲婆家做起了全職太太。

結婚兩年,娟子任勞任怨地伺候着小軍和公婆的生活起居,除了每天不停地做家務之外,她還時不時拿自己的錢出來補貼婆家的生活開銷。娟子的付出似乎沒有白費,她成了婆婆口中的好兒媳,更是周圍鄰居們稱讚不絕的模範兒媳。

可能是人們的誇讚讓娟子麻痹了自己,漸漸地,她也潛意識地認爲自己在婆家人心裏很有地位,和婆婆算得上是真正的一家人了。然而事實卻不是她想的那樣,就因爲她不願意借錢給小姑買房,婆婆就訓斥了她,甚至還讓她滾出家門。

不久前,小姑子和談了三年戀愛的男友打算結婚,因爲他們沒有婚房,所以婆婆提議兩家人一起籌錢買房,隨後她回家就向娟子提出了借錢請求。聽到婆婆借錢的請求後,娟子一時間有點不知所措,她手裏確實還有存款,但那些都是她打算自己買房用的,眼看着自己快能付首付了,她又怎麼捨得借給小姑子?所以她沉默一會後,還是拒絕了婆婆。

而婆婆顯然沒有想到娟子會拒絕,所以她直接瞪起眼,帶着質問的口氣對娟子說道:“娟子,你拿我家二十萬彩禮,借你小姑十萬不行嗎?”婆婆的言行讓娟子當場氣憤不已,她沒想到婆婆會衝她發火,更沒想到婆婆會拿彩禮說事。原本她還因爲彩禮而對婆婆有所感激,可看到婆婆那時的嘴臉後,她覺得自己沒必要再自作多情了,所以她鼓起勇氣繼續回答到:“婆婆,恕難從命。”

聽到娟子又一次拒絕後,婆婆氣急敗壞地朝娟子吼道:“你拿着我家的錢,還不肯借給我,真是沒良心,立馬滾出我家。”而娟子也沒有再忍耐,直接收拾起了自己東西,回到了孃家。她心裏想的很清楚,如果婆婆不和她道歉,那她就和小軍離婚,徹底和婆家斷了聯繫。

通過娟子的事例,我們不難發現,其實早在訂婚給彩禮錢時,婆家就已經和娟子產生了微妙的矛盾。

娟子一心以爲婆家是真的喜歡她,爲了給她面子纔不肯降低彩禮錢標準,可事實卻不是她想的那樣,婆家之所以願意給她二十萬彩禮,可能只是爲了他們家自己的面子,而且婆婆可能早就有想法,想要用各種辦法從娟子手裏拿回那二十萬的彩禮錢。

很明顯,娟子和婆婆之所以會因爲彩禮錢而發生矛盾,最後引發婚姻危機,根源就是因爲婆婆並沒有正確看待彩禮,彩禮錢其實就是爲了給婚禮增加喜慶的彩頭,如果憑白給它添加太多意義,只會給新人的婚姻增加不必要的麻煩。

(圖源網絡,圖文無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