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慈善事業,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會是誰呢?

不知道在大家的學習中是否看到過一座名叫“逸夫樓”的圖書館或者教學樓的地方。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主角,就是捐獻這些學校的慈善家,邵逸夫。

1907年,他出生在上海的一個大家族中,他的父親一共有5個兒子3個女兒。

身爲家中的老6,他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被哥哥姐姐捧在了手心中,家人都捨不得讓他受一點的委屈。

而看似平靜的生活,卻在他十幾歲的時候,父親因爲經營不善家道中落。

一夜之間他們一家的生活從天上掉到了地上,他的兄長爲了改善家中的生活開始創業。

在那個年代中,娛樂圈還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他的大哥看到了其中的商機隨後,他們放棄了父親的燃料行業,創立了天一影片公司。

而邵逸夫則被哥哥和姐姐送到了國外留學。

在創業初期,因爲資金的問題卻無奈之下將宅子抵押掉,一家人全部搬到了租來的影院中居住。

之後他們合力拍攝出了中國第一部電影,《立地成佛》在這個時候邵逸夫也留學歸來。

學習攝影的他成爲了邵氏的第一個攝影師,當時他們的影片在各地巡迴放映。

眼看自己的事業要被當時新開的公司圍剿,被逼無奈的兄弟幾人到新加坡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

他們先後開始嘗試收購影院和遊樂場改成自己的影視播放場地,還斥巨資前往國外購置了一些有聲電影器材。

在國外發展壯大之後,他們在1957年決定回到香港發展。

有了資金的他們開始壟斷電影市場,更是大量招收當紅的演員,憑藉獨特的眼光邵氏發展越來越大。

並捧紅了很多當時的一線演員,邵氏也成爲了當時最大的影視公司,這個時候的邵逸夫開始尋找自己的愛情。

在一次聚會的時候,他隨着哥哥認識了當時的許多行業巨頭,而其中的一個人卻吸引了他的目光。

這個人就是哥哥長期合作的餘東璇身旁的女友黃美珍,在他看到這個女孩的時候就被其深深的吸引。

在聚會結束之後便一直私底下找黃美珍聊天,慢慢的兩個人產生了感情。

可這份感情始終不被自己的哥哥同意,但出乎意料的是餘東璇得知後,居然主動與妻子提出了離婚成全了他們。

在離婚之後,邵逸夫很自然的與黃美珍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在婚後妻子還爲其生下了四個兒女,而當時的邵逸夫也成爲了邵氏影業的第一大股東。

但愛情始終是依靠美貌出現的,整日在娛樂圈中看着年輕、漂亮的人在自己面前。

他還是沒忍住動了心,他喜歡上了當紅的歌手方逸華。

爲了不讓家人打擾自己的愛情,他將自己的妻子和兒女以安定爲由送往了國外。

而自己則與方逸華在國內參加各種的活動,在相戀期間只要方逸華開口,他便無理由的送到她的面前。

完全淪陷在了愛中,甚至還將方逸華帶進了邵氏工作。

當時的方逸華可以說在邵氏直接替代了邵逸夫的位置,在她到公司的第一個月就將邵逸夫的兩個兒子擠走。

更是將自己的大部分股份都送給了方逸華,在黃美珍看到一張張的報道之後,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但邵逸夫依然對其不管不顧,導致黃美珍抑鬱而終,而同時邵逸夫的四個孩子與其斷絕了關係,一家人再無來往。

雖然在自己的感情上,他沒有做到最好,但是在慈善事業上他是最成功的一位。

他先後在全國多所高等院校捐獻了“逸夫樓”,不僅如此在香港的醫院和每一所學校裏都會有這棟樓的出現。

可以說他對教育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更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時候捐獻了一億港幣,成爲了當時捐款最多的人。

因此他也有了“中國慈善王”的稱號,直到2014年邵逸夫因病離世,享年107歲。

但在他的葬禮上,四個孩子均沒有出席,而關於整個邵氏影業和200億的遺產,他的孩子都拒絕繼承。

面對200億遺產無人繼承的狀態,法律將全部的股份和遺產都歸到了他第二任妻子的名下。

縱觀邵逸夫的一生,雖然他沒能對自己的感情負責到底,但是在慈善和貢獻上他都是一位值得我們尊敬的人。

相關文章